【本報台北訊】消基會委託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院,檢測二十款市售花生醬的黃麴毒素,發現有十件花生醬遭黃麴毒素汙染,但檢出量均未超過法規15ppb的限量標準。消基會呼籲消費者購買花生醬,應選有效期限內商品,開封後應放冰箱保存,以免變質。
「長期食用可能造成肝臟病變或肝癌風險。」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說明,花生醬在攝氏二十八至三十度的環境下會產生黃麴黴菌,黃麴黴菌生長時,再產生黃麴毒素,要消滅黃麴毒素必須達攝氏二百八十度,但食物恐已銷毀,所以也不用考慮怎麼滅黃麴毒素。
除了花生醬外,凌永健也提醒消費者,米、玉米、各式堅果、香辛科類食品、豆腐乳、豆瓣醬等,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也易使黃麴菌等雜菌孳生而導致黃麴毒素汙染,消費者購買此類食品時,應特別確認產品包裝是否完整,並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購買後同樣也應置於冰箱密封保存,以免受潮而孳生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