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又是「暈眩症」病患好發的時節,因此提醒民眾,當出現眩暈症狀時,應戒除菸酒、低鹽飲食及含咖啡因食品。但平常可以適當添加一些抗氧化,或是攝取鱈魚、鮪魚、青菜、水果等食物,來改善眩暈症狀。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張、生活壓力加大,已使暈眩症罹患人數,十年間增加六倍。中醫門診裡,每天有三分之一病患求診,其中有二分之一是暈眩症或相關症候群的導致。
從門診中發現,暈眩症之中有四成查得出病因,另外六成則原因不明,可能與生活步調緊張及情緒緊張有關,而且症狀會反覆發作,尤其最近天氣轉冷,暈眩症更容易發作。
由於台灣地區正處於社會轉型期,中下階層較少享受休閒活動,生活壓力也較大,導致未來台灣社會可能步入日本後塵,而改變了罹患這種病的型態。值得注意的是,該病發作時,患者如無人在旁照料,極易發生意外,不可掉以輕心!
最近曾接獲一林姓計程車司機,在駕車途中發生暈眩情形,好幾次險釀成車禍,經治療情況才有明顯改善。
通常病人除了有眩暈外,還會有耳鳴,漸進性的聽力減退及嘔吐或心跳加速等現象,這些症狀出現是時好時壞,但會愈來愈嚴重。其主要病因是內耳積水及內耳血管阻塞,造成眩暈感。以三十到五十歲的患者居多,男女性比例約為四比六。
暈眩症是屬於一種身體失去平衡的疾病,在中醫則認為是水毒或瘀血,伴同氣之上沖所引起的一種病變,中醫主要方劑以「定眩湯」來治療,在長期臨床驗證中得到很好的效果。
針灸暈眩症,也有很好的療效,對於眩暈、噁心、耳鳴的病人,札風池、陽稜泉、翳風、內關、足三里等穴後,症狀可以很快消失,惟這項治療一般只能治標,必須服用中藥,耐心調理,才能根治。
雖然暈眩症可服用中藥、針灸治療,但最好的預防之道仍應減少生活壓力、放鬆心情、規律生活起居、注意保暖,以免罹患這惱人的頑疾。(本文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