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6賞蛙步道 聆聽夏日蛙鳴

 |2014.07.06
861觀看次
字級
天母古道最好的賞蛙點則在拓印亭附近,可觀賞斯文豪氏赤蛙、莫氏樹蛙等。圖:北市大地工程處/提供

【本報台北訊】一想到夏天的「聲音」,莫過於蛙鳴蟬叫莫屬,北市大地工程處推薦6條賞蛙步道,分別是文山區仙跡岩步道、內湖區大溝溪步道、士林區天母古道,以及位在信義區的象山步道、虎山溪步道、糶米古道。

其中仙跡岩步道,就位在仙岩廟旁水池邊,常可聽到保育類翡翠樹蛙「呱啦!呱啦!」叫個不停;捷運象山站2號出口旁的象山步道,則擁有唯一以台北命名的「台北樹蛙」,以及面天樹蛙、莫氏樹蛙及牛蛙等。

此外,信義區虎山溪步道與糶米古道也是交通便利且擁有豐富蛙類的賞蛙步道,目前可看到拉都希氏赤蛙及盤古蟾蜍等蛙類。糶米古道位在吳興街底,緊鄰溪溝,因環境水氣充足,蛙類常會停在步道旁的圍欄上,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其中又褐樹蛙數量最多。

大地處表示,內湖區大溝溪步道位於捷運大湖公園站旁,且步道平緩行走非常舒適,且台灣近4分之1的蛙類,包含:中國樹蟾、面天樹蛙及澤蛙等,都可以在大溝溪步道做近距離的觀察

士林區天母古道水氣充足,非常適合蛙類生存,最佳賞蛙地點莫過於拓印亭附近,可看見斯文豪氏赤蛙、莫氏樹蛙,而流動水域附近,則是觀賞拉都希氏赤蛙的好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