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與南韓總統朴槿惠(右)在首爾相見歡。 圖/路透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抵達南韓首爾,開始兩天一夜訪韓行程。這是中方領導人首次於就任後繞過北韓直接造訪南韓,引發揣測中朝關係是否出現嫌隙;加上日本安倍晉三內閣日前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韓中如何應對,都讓本次首腦會晤會增添話題。
習近平訪韓前,南韓總統朴槿惠接受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訪問,提到她所揭示的「韓國夢」願景與習近平所發表的「中國夢」相通,希望未來能融彙成「東北亞夢」。
習近平昨天也撰文投稿至朝鮮、中央、東亞等南韓三大日報,表示欲增強互信合作,並希望與南韓共同維護區域安全。
就任以來,朴槿惠不斷出訪「拚外交」,處理區域關係與安保問題,受南韓民眾肯定。但政府歷經「歲月號」船難指揮不力的輿論批判,及六月初地方選舉,執政的新世界黨勝選區被在野陣營超越,被評為民心向背後,這次中韓兩國罕見透過主流媒體營造友好氣氛,特別是南韓三大報都是對現任政府較友好的保守媒體,可看出朴希望藉打出「外交牌」攏絡民心。
這次「外交牌」夾帶幾張經濟小牌,習近平率領阿里巴巴、華為、百度、中國銀行等資訊與財經界高層一同出訪,並將與三星、現代與LG等南韓大企業經營層見面,無非是要挾廣大市場物色合作對象;兩國還計畫建立人民幣與韓元的直接交易市場,加快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腳步,希望破除限制,接連帶動民生經濟發展,這對南韓而言確實具吸引力。
中方欲藉經濟互惠拉攏南韓,特別是安倍內閣就任後,日本右傾化,看似給曾遭日本侵略的中韓兩國進一步發展關係的契機,朴槿惠也希望建立中、朝、韓三方溝通與合作體系;只是,長久來作為美國盟友的南韓,須同時面對中國大陸的懷疑猜忌及美國的警戒,兩者要取得平衡,南韓才有立場推進理想的外交藍圖,這對想要突破北韓核子問題的朴槿惠而言是嚴峻挑戰。
去年底,北韓領袖金正恩肅清自己的姑丈政壇第二號人物張成澤,因張與中方關係密切,此舉觸動北京敏感神經;而日本則因北韓宣布重啟遭綁架人質的調查,表示將解除部分制裁,雙方關係獲緩解,當下韓中兩造的互通交手頗有抗衡之態。
重點在韓、朝、中、日近來互動都還屬於「技術層次」而非「本質上」的改變,四國不斷藉「小動作」互給鄰居與美方發出試探訊號;現階段,除非有新奧援國出現,否則北韓仍倚賴中國大陸發展經濟,而中國大陸也利用北韓當作談判籌碼,不可能輕易「撕破臉」。
昨晚韓中首腦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仍停留在韓半島無核化與促進對話的「大方向」;就算中朝出現不快,中方都避免像首爾當局發出「不容北韓擁核」、「北韓破壞和平」等激烈字眼回應,顯示中方仍想保有轉圜餘地,又與南韓「搭肩」昭告美日,以「經濟牌」淡化韓中往來可能對此區域帶來對安保問題的危機感。
楊虔豪(首爾/旅韓獨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