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米粉標示新制出現不同聲音,食藥署昨天說,對冠名標示大小與位置,將邀衛生局、民團及業者討論,七月中定案。新竹市米粉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蔡勝興則表示,不管包裝是「新竹米粉」、「新竹炊粉」或「新竹米粉(炊粉)」,都是正宗新竹米粉。
蔡勝興昨天說,目前米粉製造業者有六月三十日之前已使用多年的「新竹米粉」包裝、配合七月一日新制的「新竹炊粉」包裝。業者正猶豫是否要製作七月二日以後的「新竹米粉(炊粉)」最新版本,擔心政策又有變化,耗費更多人力、成本
蔡勝興表示,一家小型米粉製造業者需花五十萬左右印製新包裝,規模較大業者甚至要花到兩百萬,對廠商來說都是負擔。
蔡勝興也表示,部分已印製「新竹炊粉」包裝的業者,會沿用「新竹炊粉」新包裝到消耗完畢,希望消費者能了解「新竹炊粉」就是「新竹米粉」。
廠商不僅遇到包裝成本增加問題,也面臨賣場壓力。蔡勝興說,根據衛福部規定,六月三十日之前製造的米粉可合法保留「米粉」品名,七月一日之後製造的米粉才要改為「炊粉」品名,但有家樂福、全聯等賣場,要求架上所有米粉品名標示一致,廠商正與賣場溝通中。
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姜郁美表示,政策方向沒有改變,但為避免業者後續印製外包裝疑慮,並基於尊重傳統品牌歷史,近期會找經濟部,農委會,地方政府與業者開會協商,確定冠名標示大小與位置,讓業者有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