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遍傳 為何陸官員 必訪佛光山?

 |2014.06.28
1928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親筆寫下「從善如流」一筆字,贈送張志軍(左三),並與高希均(右起)、張顯耀、楊秋興等人合影。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昨天訪佛光山並參觀佛館,再與星雲大師會談。有人會問為什麼他要去佛光山?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有學者指出,很重要的原因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他說,星雲大師主張「人間佛教」,在台灣民眾間的認同度非常高,是台灣宗教界重要地標。據公開資料,佛光山是目前台灣最大的佛教道場。

佛光山在對人的關懷、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上確實做得非常好。而星雲大師主張兩岸和平,對兩岸交流做了非常多的貢獻。在張志軍訪台首日,大師就曾在媒體發文表示:「張主任一行這次最重要的意義是走親,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本來就要多走動,走的地方愈多,見的人愈廣,兩岸的感情就一定愈來愈好。」

傾聽聲音 佛教信眾首選

而張志軍為什麼與星雲大師會談?學者認為,張志軍此行的目標很明確,即傾聽台灣各界認識的聲音,而宗教人士的聲音是台灣很重要的聲音。宗教在台灣的地位很高,台灣人非常重視宗教。以在福建的台商為例,據調查,百分之八十的人有宗教信仰。而在台灣的宗教中,佛教的信眾面又最廣。

張志軍要與星雲大師會面,就是要向台灣人展示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表明他願意跟宗教界人士打交道,他來台灣傾聽各界人士的聲音,不僅是政界人士、企業界人士、青年學者、基層民眾的聲音,還有宗教界人士的聲音。

要了解台灣,對台灣宗教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由於兩岸文化同宗,宗教信仰、民間信仰有很多天然的血脈聯繫,而這些也更容易獲得兩岸認同。「信仰是目前凝聚兩岸認同的最好橋梁,很容易跨越其他障礙,談信仰能獲得普遍認同。」

星雲大師日前在媒體發文表示:「張主任是我的好朋友,他為人謙和,能力很強。」實際上,星雲大師在大陸政界人緣頗好,與四任國家主席均有過交情。

今年二月,大師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同訪問大陸。習近平在見到星雲大師時特別表示:「大師送我的書,我全都讀完了。」據了解,習近平看的是其著作《百年佛緣》。

大師佛緣 為台舖和平路

二○一三年二月,星雲大師隨連戰的台灣代表團與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身分與星雲大師握手相見,當時星雲大師的《百年佛緣》剛剛出版不久。在《百年佛緣》中,星雲大師還曾回憶與楊尚昆、江澤民的緣分。

早在一九八九年,星雲大師見楊尚昆時就提出,可否宣布兩岸成為和平區?楊尚昆要他轉告,台灣應先宣布金馬為和平區,和平從金馬做起。

上世紀九○年代,星雲大師初次返鄉探親,瞻仰西安法門寺佛指舍利,並希望恭迎佛指舍利赴台,經江澤民十六字批示後遂願。此後,大師與江澤民曾兩次會晤。他回憶第二次見江澤民時說:「他也很高興,跟我談起佛學,他甚至能把《瑜伽焰口》裡的《召請文》從頭到尾背出來。」

而大師見過的省部級官員更多。據統計,僅二○一三年,大師以八十六歲高齡與二十四位大陸省部級(及以上)官員見過面,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

不少省部級官員到訪台灣後更專程拜訪星雲大師。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是第一位造訪佛光山的大陸省委書記。河南省長謝伏瞻訪台最後一站就是前往佛光山拜會星雲大師。從六月八日到六月十六日,不到十天時間,星雲大師在佛光山會見了謝伏瞻、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等三名省部級官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