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爸談癌】癌症過度診療 備受專業人士關注

曹朝榮 |2014.06.27
1354觀看次
字級

文/曹朝榮

臨床醫學上過度診斷並非癌症獨有,隨著預防醫學潮流高漲,預防勝於治療是公認的圭臬,檢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普及、診斷疾病門檻低設,都是導致過度診斷主因,過度診斷的疾病或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症,老年痴呆症、自閉症、憂鬱症等皆是。

甲狀腺癌和攝護腺癌是最常見被過度診斷的癌症。甲狀腺癌過度診斷,肇因於普遍使用頸部超音波檢查,攝護腺癌則歸因於血中PSA值的頻繁檢測。此外,乳癌和肺癌篩檢是近幾年癌症過度診斷議題備受矚目的焦點。

乳癌篩檢能發現早期、長得慢,甚至零期乳癌,放著不理終其一生也不會引起任何問題。但目前臨床上醫師並無法辨識哪些早期乳癌屬於過度診斷,哪些零期乳癌不會進展成侵犯性乳癌。篩檢、健檢普及,免不了過度診斷,既然確診,又礙於無法辨識是否為過度診斷,因此不敢縱放的心態下,出現過度治療似乎難以避免。

乳癌篩檢在乳癌防治上的利弊,歐美專家極大爭議。英國政府與癌症研究機構委任一個獨立的專家小組,詳盡檢閱乳癌篩檢相關的研究報告,二○一二年做出客觀評論。專家小組肯定乳房攝影篩檢在防治乳癌的正面效益,同時認為過度診斷是篩檢所附帶產生的嚴重問題。

英國癌症研究機構的網頁舉例說明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狀況;一千位婦女例行接受乳房攝影檢查,二十年後,七十五位確診乳癌且接受治療,期間有十六位死於乳癌、五十九位治療成功;另一千位婦女未曾接受例行篩檢,爾後因症狀確診乳癌者五十八位,其中二十一位死於乳癌、三十七位患者治療成功。這個例子指出,為了挽救五位乳癌患者死亡,有十七位婦女接受過度診斷和治療。

去年聖安東尼奧乳癌年會將乳癌篩檢過度診斷列入議程,今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學會也將過度診斷、治療以辯論形式排入學會教育主題中,出乎意料課堂座無虛席。這幾年英美著名醫學雜誌相關報告也接連登場,可見過度診斷、治療的議題備受腫瘤醫學專業人士關注。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