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小兒科醫師長期以來都鼓勵父母陪孩子閱讀,但這是這項建議首度成為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正式推行的政策。小兒科學會告訴醫師,必須鼓勵家長親子共讀,希望能從孩子出生起持續到幼稚園,才能在3C產品充斥的時代,提升兒童語言能力。
根據學會指南,陪幼兒閱讀能「激發大腦發育的最佳模式,以及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強化親子關係,而這段期間建立的語言、讀寫能力與社交情緒能力會持續終身」。學會呼籲醫師和政策制定者,贈送童書給有需要的家庭,以減少低收入或勞動階層家庭的負擔。
學會表示,研究已發現家庭所得造成明顯的共讀差異,只有1/3低收入家庭會每天親子共讀,導致孩子就學後出現「明顯的學習弱勢」。學會先前表示,2歲以下幼童應該盡量不要接觸各種電子螢幕,最好的學習時機,是在接觸他人或玩玩具時的非結構式互動遊戲。
美國小兒科學會會士、紐約北韋斯切斯特醫院(Northern Westchester Hospital)小兒科主任瑞希(Peter Richel)表示,就算小孩看起來不是很有興趣,但即便是非常小的寶寶,也可以從閱讀獲益,「我確實看到有些孩子會提前認字、組成詞彙和句子,這種情況總出現在每天有人念書給他們聽的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