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針對藥價黑洞,健保局與檢調上月聯手推出「確認及更正藥價」特赦條款,特赦二十二日到期,五百二十八家醫院中,至今只有一家醫院重新申報、十一家切結。
台南地檢署日前偵辦藥價差,發現很多藥商與醫院在申報藥價時,隱匿折讓、贈品、現金捐贈、管理費等款項,聯手墊高藥價,大吃健保費。墊高藥價手法包括藥品買一送一,捐款給醫院所屬的基金會、學校,或是送救護車、蓋手術室,贊助醫師研究經費、管理費,甚至送醫師出國參加國際會議等。
衛生署去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法務部建立夥伴關係,提出「確認及更正申報作業」特赦條款,給醫界、藥商改過自新機會,只要重新申報藥價就可從輕量刑或是既往不咎。由於特赦條款將揭開醫院、藥廠之間黑幕重重的議價內幕,醫院與藥商都在觀望。
健保局昨天指出,一千三百三十九家藥商、五百二十八家醫院,迄今只有一家醫院重新申報,另有十一家醫院、三十家藥商簽切結書,表示沒有申報錯藥價。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指出,只要是會影響藥品交易價格的因素,都必須誠實向健保局申報,該局將請會計師對藥商進行特殊目的查核,讓健保局能掌握健保藥品交易資料,除此也將研訂藥品交易定型化契約,並回收藥品折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