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突然變得不講理,
做家長的必須去了解他的生活周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我很幸運擁有五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因為有哥哥姐姐幫忙教與帶,不管是理解力、語文表達能力、自主能力各方面都要比同年齡的孩子成長快速,是一個非常外向的孩子。然而這兩個多月來,我發現她的個性有一些轉變,變得容易發脾氣,回應哥哥姐姐們的口氣也變差了,且出現言語攻擊,還會手插著腰講話。
我觀察到哥哥姐姐們是以和同儕互動的模式與小女兒對話,忘了她才只是一個快滿四歲的小小孩,比如說,他們很在意妹妹不會說「請」,還因此對小女兒說:「我們不要跟妳玩了。」這樣的摩擦最近愈來愈多。
這時候,我們大人其實需要去理解孩子改變的原因,所以,我寫聯絡簿給老師,想了解女兒在學校的狀況。老師回覆我,女兒一直跟一個小女孩玩得很愉快,可是最近有另外一個小女孩加入,新加入的這個小女孩叫女兒原先的朋友不要跟她玩了,所以她很沒有安全感,覺得好朋友被其他人搶走,於是開始捍衛自己,還會跟老師打小報告說朋友的不是。
上周五晚上,小女兒又處在一個不講理的狀態下,她執意要關廚房的電燈,可是兩位阿姨正在廚房吃飯,小女兒說:「不要,我就是要關電燈!我就是要關廚房的電燈!」我說:「可是阿姨在裡面吃飯,關電燈很危險啊!萬一跌倒了,怎麼辦?」她喊著:「不要!」接著大哭,「我就是現在要關燈!」我把她帶到樓上,她還是一直反覆吵著要關燈。
我只好把她帶回樓下廚房電燈開關處,告訴她:「好,我們關一個燈,不行關兩個燈。」她還是堅持兩個都要關,於是我們把兩個燈都關了,我帶她到廚房裡面,「妳站在這裡,體會一下黑暗。」當時爐子上正煮著一大桶水,我說:「這不是很危險嗎?」她說:「不要,我就是要關電燈,我就是要暗暗的!」我喘了口氣:「寶貝,妳再這樣繼續下去,阿姨們沒辦法吃飯,我們也沒辦法睡覺,我們上樓休息一下吧。」她再次哭喊:「不要,我要關燈!」
我帶著她摸黑上樓,在沙發上坐下後,我問她:「最近怎麼了,怎麼一直發脾氣,現在先把心情緩和一下,媽媽陪妳。媽媽喜歡聽話的孩子,可是我不太喜歡現在的妳。」沒幾分鐘,她很激動地說:「媽咪,抱我!」過了一會兒,才說:「我會當一個聽話的孩子。」我回答:「媽咪一直很愛妳,從來沒有改變過,可是妳這樣的行為會讓別人不想要靠近妳。像剛才阿姨在吃飯又在煮水,這樣關燈很危險,妳知道嗎?」她小聲啜泣說「好!」
昨天晚上,她又快要發作了,於是我跟她玩一個遊戲,我說:「我最近好久沒有親妳了。」我開始猛親她,一直親她臉頰,又用嘴輕咬她的小鼻子,她笑得好滿足,來自內心很開心的笑,親完後,她說:「再親、再親,我還要、我還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突然變得不講理,做家長的必須去了解她的生活周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盡量幫她解開問題的心結,解開後,孩子有了安全感,就會回到她原來的那個自我。
在前述狀況裡,我也曾大聲制止女兒的行為,為此,我十分自責,檢討後,我做了調整。直到昨天晚上,終於達到一個很棒的狀態,孩子得到滿足,身為母親的我也感到安心。我想家長們可以多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終會找到孩子不講理時最恰當的處理方式。
心情小語:
面對孩子不講理時,做家長可試著冷靜、客觀地去了解背後的癥結原因,並適時地給予孩子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