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觀光遊工廠】 彪琥台灣鞋故事館 穿得健康、走路有力!

文與圖/好個文創 |2014.06.15
2284觀看次
字級
透過彪琥的足部電腦掃瞄系統,可免費了解自己足部壓力分布情形,並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圖/好個文創
透過彪琥的足部電腦掃瞄系統,可免費了解自己足部壓力分布情形,並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圖/好個文創
這是一雙眼睛注視地球的象徵,期許彪琥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圖/好個文創
透過彪琥的足部電腦掃瞄系統,可免費了解自己足部壓力分布情形,並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圖/好個文創
一九八八年彪琥成立,第一張訂單是外銷義大利的寶寶鞋。圖/好個文創
自行車專用隨卡鞋的鞋底。圖/好個文創
彪琥一路走來堅持產業不外移,百分百在台灣研發與製造。圖/好個文創

文與圖/好個文創

把高雄美景和鞋子結合的「高雄實景鞋」、專門為需要長時間站立者設計的「久站不累鞋」;通過台灣專利的卡踏雙功能,不但省力30%,且速度加快30%的「自行車專用隨卡鞋」;走36洞不但不痠不累,揮桿發球可以增加3、40碼威力的「高爾夫球專用機能鞋」;東港紫天宮媽祖繞境的客製化「龍鳳靴」;以及經由電腦掃描檢測後,客製出符合人體工學的客製化「足弓墊」……這些都是出自藏身於高雄市民族一路巷子內的製鞋工廠,百分百台灣人設計製作的台灣品牌「彪琥」,二○○九年更將廠區轉型觀光工廠的「彪琥台灣鞋故事館」,並於二○一○年獲選優良觀光工廠。

因為工廠在「巷子內」,深怕客人找不到,加上大型遊覽車不便進出,因此,故事館的導覽員多會在大馬路巷子入口處的加油站旁等候預約客人,然後陪客人步行進來,還可順便測試所穿的鞋適不適合走路哦!

沿著這條長巷,彎彎曲曲,每當心中納悶還要走多久,就會看見到「彪琥台灣鞋故事館」指標,標示清楚,減少第一次前來參觀者對位置的不確定感,當然更不用擔心會迷路。

「巷子內」在閩南語中是「內行」的意思,還沒開始參觀,就已經可以感受到彪琥體貼的心意、細膩的服務精神,名副其實「巷子內」的專業鞋廠,更期待著這趟在「巷子內」的鞋子知性之旅。

MIT精品代表、小巷裡的大夢想

總面積有3,000坪的彪琥鞋業,成立了台灣第一間也是唯一的「台灣鞋故事館」,館內分四大區域:

藉由時光影像紀錄及展演,讓參觀者了解鞋的歷史演進與製鞋產業發展史,並透過珍貴照片與文獻,敘述彪琥鞋業一路走來的「故事館」。

提供「足與鞋的健康講座」,豐富足與鞋相關知識,讓參觀者了解足部健康新趨勢,並透過「足部健康管理中心」引進德國足部掃描系統,做足部生物力學壓力分析,進而了解自己是「高弓足」、「正常足」或「扁平足」,以選擇最合適自己雙腳的鞋子的「知識館」。

「DIY教室」可以自己縫製迷你小鞋,體驗一日鞋職人的「體驗館」。

更精采的是開放的「製程館」,將工廠內製鞋過程,從設計部門、生產部門到品管部門,完全透明化開放,讓大家了解原來每天穿的鞋子,從鞋款設計稿、打樣、裁切皮料、鞋面縫製、黏合鞋底鞋面等要經過二百道繁複的手續,是集眾多人的雙手才能大功告成的。

經驗豐富的製鞋師傅們,嫻熟技術的專業性表現在幾個層次,技術熟練與速度掌握,自不在話下;只見參觀的、採訪的訪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然而他們工作的效率或情緒,絲毫未受影響,他們如入無人之地,淡定有效率。

知道我們是為採訪拍照而來,還會主動放緩手上的動作,待攝影鏡頭一轉開,立刻回復正確、精準的作業速度,其貼心與專業,令人欽佩(一般訪客在製程館內是全面禁止拍照攝影的)。

製作一雙好的鞋子,需要相當多人共同努力,每個環節都必須細心付出。也期望更多人都能夠一起來體會這些隱藏在鞋子背後的付出與辛苦。

感受到健康的能量

彪琥所生產的鞋子是以休閒與運動為目標設計的,健康是其中最主要元素之一。

走路原為動物的本能,而人卻比動物腳上多穿一雙鞋──「彪」和「琥」象徵王者風範,是力與美的展現,但更重要是活力的「健康」。為實現最輕鬆的步行本能,因此彪琥致力足部人體工學,提供腳型量測與客製化足弓墊等服務,無論足型多特別、多與眾不同,彪琥都能為其特製鞋款,穿著彪琥,便能感受到健康的能量。

有的人買一雙鞋,動輒好幾萬,除了買品牌、買時尚,還買到什麼呢?走一趟彪琥台灣鞋故事館,不只是遊憩觀光,更重要是增長鞋子知識。

就像彪琥在故事館的六樓,打造了一個體驗空間,並設計了一顆世界地球與一雙眼睛,象徵用兩個眼睛看地球,放眼國際,就是要期許彪琥未來不只要在台灣蓬勃發展,更要進軍全世界,與世界接軌,讓彪琥發揚光大,這是全體成員的願景。

位於「巷子內」的彪琥,只要有一個人穿過他們的鞋子,他就會告訴其他的人,「巷子內」(請以閩南語發音)的人一定能找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