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捨布施的佛光人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4.06.15 語音朗讀 83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范思筠居士 楊政達居士 妙麟法師 慧僧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主題「怎樣做個佛光人」,由寶塔寺住持慧僧法師主持,鳳山講堂監寺妙麟法師、南區協會會長楊政達,與許添財立委辦公室主任范思筠為與談人,藉由個人體會與心得分享,教導大家如何圓滿「布施」的精神。 慧僧法師表示,「六度」是解脫法門,而「四攝法」的布施、愛語、利行與同事,又以「布施」為首,布施的精神是「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也是佛光人的工作信條,因為「給」可以去我執與我相,要由自己本身做起。 「給人信心,也要給自己信心。」慧僧法師提到,如果對宗教沒有信心,就不會來道場修持、做義工。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說,佛光山的特色是「歡喜」,以「高雄大樹國際水果節」為例,佛光山幫農民行銷荔枝,不但讓農民有穩定收入,也讓大家能買到有品質保證的荔枝,即是「四給」的最佳展現。 分享推動佛光會會務經驗的楊政達談到,人間佛教的修行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存在,人成即佛成,以一分歡喜心布施,與人為善、給人因緣,可提升自我內心的修行與功德累積,最大的收穫是自己。 「讚嘆別人不但能給人信心,也是人與人之間最佳的潤滑劑。」楊政達以日本企業推動員工彼此讚美為例,說明職場上若能互相讚美,有了歡喜的心情,工作效率自然會提升。此外,「歡喜」是人間最寶貴的資產,他提到,佛光人幫農民促銷荔枝,第一年促銷量達一百五十萬斤,第二年超過三百萬斤;當全球有災難,佛光人就有救災行動等善行,皆是在落實「給」的精神。 用影片詮釋「四給」的范思筠,藉由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以佛法真理、修持體證、感動事蹟與真誠厚道來給人信心,說明當生命遇到挫折時,佛法即是最佳的解藥。 影片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貧窮又孝順的小孩,為了醫治母親,到藥房偷藥被抓時,隔壁麵店的老闆秉持對他的了解與信任,不但幫他買單,也送他蔬菜湯,讓小孩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之後便力求上進成為醫生,到處去義診的故事。 另一段發人省思的影片,則是肢障運動會中,當快到達終點時,有位選手跌倒,前面的夥伴都紛紛停下腳步,回頭扶他一起邁向終點的故事,更深刻傳達出在關鍵時刻,最珍貴的不是獎盃,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互信與扶持。 「當我們有能力,要盡力幫助別人。」從小受父親與老師身教熏習的妙麟法師提到,念書時國小老師曾帶領大家去彩繪社區圍牆,學佛出家後,由於圍牆已剝落,便與里長商討,在南華大學協助下,將星雲大師的祝福彩繪上去,讓佛法走入社區,更體會到「給」的歡喜。 當遇到生命中的提婆達多,您是否還願意給他希望?妙麟法師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來勉勵大家,給的背後最大的力量,便是無私與無我,要秉持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方能圓滿佛道。 前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眾生得度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8【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羅李阿昭:子孫參與展現信仰傳承台北市.中山區 藝術城市人文風 酷街區新舊共融 普門寺慶佛誕 發願力行三好 【三好校園】臺北市敦化國小 用報紙教學 閱讀世界佛光人挽袖捐血 報佛恩普門寺同霑法益 學習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