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資料照片
文/徐坤元
每個月我總會有兩次,送花素水餃去佛光山香花迎。點交完後,我喜歡在「三餘堂」書房看看書,另一方面是看工作人員,煮水餃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用餐師父及民眾,對花素水餃的品味看法。
美華師姑告訴我「三餘」的意思是指讀書的空閒時間,具體來說,指的是一年的冬天(歲之餘)、一天中的夜晚(日之餘)及雨天(時之餘)這三個時間段。「三餘堂」這個名稱,就是取其「利用空閒時間努力精進」學習。
香花迎的設置,是希望從藏經樓、佛陀紀念館到佛光山大雄寶殿往來的途中,提供信眾一處休憩的地方,有近百尊石雕佛像散布花園中,鳥群飛躍鳴叫,並種植了許多花卉,五顏六色,以花香氣來迎接往來的信眾,象徵著對貴賓的崇敬和歡迎。
「三餘堂」的書很多,採光很明亮,桌椅有兩人、四人座,環境安靜舒雅,看書累了,可以閉目養神,也可以繞著花園走走,舒展身心。常常我會看到有外國友人在此看書,信眾自大雄寶殿禮佛完,就步行到後方香花迎,點個飲料、水果、甜點或者用餐。
書架上的書,只要是我沒有翻閱過的,我看到了,我都會翻翻看內容,因為自己佛學程度尚淺,有些內容知識,確實自己吸收不下,只好看其他能吸收的書。也因此對「三餘堂」的書不管懂與不懂,都能大致了解其內容概要。
日前,因為在學習寫作,發現了《書香味1.在字句裡呼吸》這本書,這是一套十本的叢書。在凡例及序中,我了解星雲大師為推動人間佛教讀書會,推薦好書共讀,指定蔡孟樺小姐擔任主編教材,花了六年時間,收錄近三百位作家、四百五十多篇古今名作,以「文學的美、哲學的理、人生的用」為選文標準。分別選錄每冊的特色,透過這套書,可以看到古今並蓄,東西兼容的華文風貌及不同時空的生命美感。
當我看到這本書,我迫不急待的看完凡例及序、目錄。這些作者,在我成長的年代,都曾伴陪我生命成長的歲月,哇!心中頓時有些激動,這本書的內容都是從許多書中精選出來的文章,也就是作者作品的精髓。
此書除了是「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教材,也可作為學校的國文輔助教材,因此,星雲大師也建議蔡主編在每一課「編著的話」之後,附上「注釋」、「作者簡介」、「問題討論」作為師生互動及習作參考之用。這幾項對於自修的我,真是太有幫助了,特別是「編者的話」,幾乎是讀完了整篇文章的心得,而且還闡述了每段精義,讓我們在學習上指引了一條通路,內心除了感激還是敬佩。
因為個人軍旅生涯及為生活奔波,已經遠離書籍很久了,若非同學履彊鼓勵,實在不敢再撰文寫作,所以特別準備一本字典,每日將書內文章篇篇地去閱讀,將似懂非懂的字、音、義再查詢,作成註記,用於往後復習之用。
最特別的是在每篇文章中,編輯了許多名家畫作與文章搭配,穿插其中,版面大小不一,色彩繽紛,讓文章更添加閱讀性,真是一舉數得,憑心而論,這套叢書的編輯真的非常用心,值得大眾來閱讀。
在讀完第一冊後,我網購了一套《書香味》,我要以「三餘堂」的精神,努力學習,拓展我的文學之路,寫出星雲大師的「三好」、「四給」、「五和」待人處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