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小立南方的玄關,儘多綠的雕飾…」詩人鄭愁予以優美詞句形容眼裡的嘉義,為打造「吟詠嘉義」專書開場,他和各族群作家說出嘉義之美,共同為嘉義市人文城市性格寫下永恆篇章。
嘉義市五月邀請作家李昂擔任第二屆駐市作家,昨日以「五族共和,四海藝『嘉』」為主題,邀請約二十名作家及導演以華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吟詠嘉義,打造文學嘉義的城市意象,預計十月出書。
各族群作家齊聚共和路的檜意森活村木造建築,籌畫的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江寶釵說,五族共和活動在共和路舉行,深具意義。副市長李錫津說,嘉義市深厚的人文特質,吸引更多人一起呼吸、一同感受嘉義魅力。
詩人鄭愁予印象的嘉義市起源民國四十一年,年少的他為了目睹心目中的北回歸線,從新竹坐了一天火車到嘉義,昏黃道路綠意盎然、日式建築古樸風味等,更有熱情鄉親留宿一晚,美好印象寫成〈嘉義〉一詩。
代表原住民的卜袞、高英傑、林德義,還有客家的嘉義大學教務長徐志平、閩南的中山醫學大學台文系主任何信翰等人,以不同語言說出眼裡的嘉義,中正大學傳播系專技助理教授蔡崇隆、新住民的越南籍阮金紅夫妻檔,加碼說相戀過程,認為嘉義是跨族群愛情滋長的甜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