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香編織的日子 中

方秋停 |2014.06.12
1013觀看次
字級

文/方秋停

那回總算等到空閒,潔琳跟著莎韻循著水聲走,愈往前水聲愈大,視野也跟著開闊。潺潺溪水不停奔流,遠遠便見一整片高高的草原。莎韻指著前方,眼珠子骨碌碌地轉動──莎韻說那是藺草,它們早先長在房裡溪下游兩岸的沼澤溼地,平埔族婦人率先將它晒乾壓扁,編織成草蓆、籠頭和籃子等生活用具……莎韻領著潔琳於藺草間遊走,感覺那三角形莖草相互督促,挾帶著與生俱來的志氣於地裡面拓展,五、六公分的間隔持續攀長,一條條破土而出,於地表奮力向上生長。藺草愈長愈高,粗韌的草莖強忍著葉子,即便莖頂被折斷,仍由莖節歧生出二、三條花梗,一條梗開出五、六朵花,樸拙花蕾執意結出堅硬的果實……

莎韻的嗓音乘著清風,於滾滾溪水上漫漫溯流……潔琳跟著莎韻一步步靠近,感覺那淡褐色莖草正在蔓延,自貧脊野地移植到耕耘水田,又從堅硬的瓦礫中奮力鑽探,於新興商家前滋長成一株株光鮮的生活依靠。

雲絲聚散又匯集,蔓生枝條密密纏結河谷與丘陵地。莎韻輕巧的手足隨著藺草莖迎風舞蹈,從清朝時空映向眼前的岸邊……

一株株及膝或過肩草莖含吐土地個性,它蔓延伸長,在莎韻和潔琳間拉出一條堅固繩索。踩著朝陽、迎著斜輝相隨路上,她們從溪邊逛回商店街,又自街坊轉往狹窄的巷子裡面,沿路嬉著鬧著總有聊不完的話題。而當莎韻回家,留潔琳孤單地前走,一層層黑暗便從四面襲來。

母親四處打零工總要天色昏暗後才回來。潔琳常常挨餓寫功課,滿屋子寂寞擠壓得人好難受。母親從幫傭到清潔工,什麼樣的活都做過,而爸又有新的交遊圈子,一桌桌方城激戰,陌生人迅速熟識熱絡,水乳交融後反目再戰,恩怨隨著籌碼倉皇變換。母親換了幾次工作後,也嗅著藺草馨香,強韌的手心,攀著莖草,跟莎韻姆媽一樣作起草編。

而那看似簡單的繩索操控起來並不容易,以為它平滑易使,草邊卻如利刃,以為隨著步驟便可拉出像樣結果,其中卻潛藏複雜的技術。初學那陣子,母親難掩氣急敗壞,生活急迫追趕,繩的繞轉卻笨拙緩慢。夜裡潔琳常看她坐在燈前,心神隨著手指轉啊轉,母親一次次將草莖按圖排列,密密編結,心底沉吟著各式的口訣││上、下、左、右,沉默的手指繁複地對話了起來……草莖如弦,母親頻頻地撥弄,零散的音符逐漸串連,耳邊傳來高低起伏的節奏。

潔琳母親日夜編織,爸則繼續外放的腳步。一張蓆一頂頂圓盤或彎翹兩邊的帽子,爸的鼾聲日夜顛倒,一朵朵鮮明的生活圖騰則自母親的巧手中織出。

莎韻嘹亮的歌聲傳響大安溪畔,看似無憂的溪水,風雨一來,便也鬱鬱混濁了起來。那天中午坐在學校圍牆,莎韻滿臉愁容地說她父親又喝醉了,醫生說他體內的酒精已經過量,再不戒酒隨時都會有危險。莎韻說她最不喜歡父親喝酒醉的樣子,不喜歡他酒瓶一傾便著了魔般。莎韻害怕父親在屋簷下亂竄,怕他踉踉蹌蹌,胡亂抓起東西來便往牆上砸,更怕他怒瞪著眼啐罵,衝進廚房抓出刀子便向著家人亂砍,她說姆媽辛苦編出的蓆子往往被父親割得不成樣子……說著莎韻便哭了起來,一顆顆晶亮淚珠自深邃大眼中滴出,五官氾濫著哀傷。

潔琳緊緊抱著莎韻,淚水自頰邊簌簌流下……她想起母親含著淚水咬著牙,忿忿問爸:「你到底什麼時候才醒?」起落的輸贏如浪濤又如烈酒般衝擊爸的迷惑。爸昏睡著,被一波波巨浪撲倒,疲憊的兩眼緊緊閉著。

莎韻看潔琳哭得這樣傷心,拉起潔琳的手說:「不要難過了,長大後就會有辦法!」

她們一起回到教室,黑板上的字跡如雲絲聚散變化,朗朗讀書聲又將她們的心思拉了回來。

自從母親留在家裡作編織,空蕩的屋內瀰漫著藺草香,潔琳想到回家便能見著母親,雙腳不自禁地飛快起來。換成莎韻在她後頭嚷喊:「等等啦,幹嘛跑得那樣快?」

莎韻不知道潔琳多麼想要回家,推開門便可看到母親。母親多半盤坐地上,一腳壓著竹竿,手指忙著將整排藺草陸續織進席子裡邊。潔琳一邊吃著母親為她準備的草仔粿,一邊跟母親聊說學校種種。母親腳下的蓆子愈織愈寬敞,看她氣定神閒,潔琳心也跟著安然。等功課寫完,潔琳喜歡坐在母親身邊幫著編織,跟著母親的手勢有樣學樣─

─先將細草一根根編織成蓆或幫著噴水軟化藺草,再一一將之編結起來,感覺腳下蓆子如舟子,正載著她們向前航。

溪水潺潺依然,藺草一季季在水田中滋長,一年兩、三個耕期,從選苗耕田到插秧,潔琳往學校的路上常見農民在田中定期施肥。陽光催促她們的腳步,也一次次拉長草的高度。到了收割季節便見農夫手拿鐮刀,彎著腰在草莖當中頻頻使勁,一把把藺草被割下來在地上鋪開,暖陽被延請了過來。條條草莖全然舒展,瞧它們拚命吸取陽光,從頭到腳又自正面照向後頭,一身青黃轉成豔燦,確定那纖纖細草已經飽足了生命能量。

草香飄送,心血沿著溪水匯入田中藉藺草蔓蔓滋長,復經一雙雙巧手編成生活的禮讚。黑板上的字跡衍生變化著……莎韻清朗的笑聲仍於校園內傳響,潔琳和她蹦跳的步伐逐漸沉穩。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