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志聰
常常天未亮就去買早餐。
幾天前,一位歐巴桑慌張地擠到老闆娘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能否先讓她買早餐,因為她的寶貝孫子急著要出門參加考試,而她偏偏睡過頭了。我會那麼早出門,理由之一當然是因為不想久候。歐巴桑就插隊在我前面,卻頻頻回過頭來向我又是致歉又是道謝的,彷彿我對她有多大的恩惠,剛集結整隊的微慍旋即解散。
我雖然也趕時間,但相較於阿嬤愛孫的心情,不免顯得微不足道,因此多等個幾分鐘也就不算什麼了。
家裡每個人的飲食口味大不相同,父母親喜歡吃飯糰、饅頭之類,而妻和女兒嗜甜食,巧克力厚片是她們的最愛;至於漢堡及蛋餅則是兒子的首選。我每天晚上就寢之前,總不忘逐一詢問他們隔天想要吃的種類與口味,選擇離家較近的那一間,或者是轉角的那一家,甚至兩家都跑也是常有的事。
一回,每人要吃的餐點略為多樣複雜。雖非有過人的記憶力,但自認記住幾樣餐點和飲料仍綽綽有餘。豈料隔了一個晚上而已,我居然一時想不起來兒子與女兒要吃什麼了。這下糗了,小朋友都還在甜甜的睡夢中,我要如何跟他們做確認呢?於是我再次努力回想前一晚的對話,甚至用猜測的,最後選出兩樣餐點,覺得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
吃早餐時,兒子拿了就大口吃咬,沒有表示意見,我暗自慶幸猜對了;然而女兒就不同了,她大聲抗議說爸爸給人家買錯早餐了啦!原來她要吃的是美式拼盤,但買回來的卻變成中式的蔥抓餅,老媽開玩笑說她那麼聰明,怎會生出我這麼笨的兒子呢?
之後,為免再出錯,我說服自己沒把握記得起來的,必要時就用紙先寫下來,不須逞強。到了不惑之年,漸漸很多事情可以順利完成就好,過程就毋須太在意了。
假日因為不用趕上班或上學,我往往睡到自然醒,與窗外的明亮日光互道早安;盥洗後開車到堂妹開設在市區、離家裡稍遠的早餐店。
有一次他們請的工讀生臨時有事請假,附近另一家早餐店又剛好公休,整間店面被擠得水洩不通。堂妹、妹婿及其他員工忙得團團轉,部分客人還因等太久而頗有微詞。於是我自告奮勇,粉墨登場,暫時充當店小二,端餐點送飲料洗碗盤,樣樣都來,買早餐反倒變成了賣早餐。
人潮漸歇忙碌氣息散去,我走出店外準備回家。路旁阿勃勒的花顏黃得發亮,耀眼陽光迎面撞上,堂妹追出來說了一句謝謝,讓剛塞進口中咀嚼的早餐特別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