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姓也有貴賤之分嗎?

張天野 |2014.06.11
1821觀看次
字級

文/張天野

中國人初次見面,一般喜歡問:「貴姓?」另一方一般會笑答:「免貴姓啥。」姓也有貴賤之分嗎?的確,在古代姓氏是有貴賤之分的。

在夏商周三代,姓和氏是不同的,所謂「姓明婚姻,氏別貴賤」,即是指此。

「氏」是貴族特有的,而平民頂多有個「姓」。像大家熟悉的孔子,其實姓「子」,孔子是宋國公室後裔,而宋是商遺民,商王姓「子」,孔是孔子的「氏」。如此說來,稱孔子為子孔似乎更確切些;再如屈原,他是楚國公室,楚王姓「熊」,再上溯的話姓「羋」,「屈」是他的氏。

到了秦漢,姓氏逐漸合流,但姓氏的貴賤高下之分不但沒消失,反而愈演愈烈。正是這一時期,出現了門閥。所謂門閥乃「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

門閥源於西漢末年,極盛於南北朝。都有哪些門閥呢?像朱、張、顧、陸為代表的「吳姓」,是江南的門閥地頭蛇。像王、謝、袁、蕭為代表的「僑姓」,是隨晉室南渡的門閥過江龍。唐劉禹錫詩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即是對以王導、謝安為首的王、謝家族興衰的感慨。

最著名的門閥還當屬隋唐的七宗五姓,分別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宗族,所以稱之為七宗五姓、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晚唐唐文宗曾向宰相鄭覃家求婚,鄭覃寧願把孫女嫁給九品芝麻官崔皋,也不願把她嫁給皇太子,文宗感嘆道:「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隨著門閥士族制逐漸淡出歷史舞台,皇室國姓仍是鐵定的貴姓。在封建社會,某個姓氏一旦成為皇帝的姓氏,立即身價百倍,被尊為國姓。能與皇帝同姓是一種榮耀,能同宗同族更是一種無形的政治資產。劉備無權無勢無兵,最終能建立蜀漢,姓「劉」才是其金字招牌;《百家姓》裡「趙」姓名列榜首,是因為該書出現在宋朝,而宋朝皇帝姓「趙」。

除了國姓,唐宋以後還有兩個姓氏也成了貴姓。哪兩姓?一個孔姓,是孔子的姓;另一個張姓,據說是老天爺(玉皇大帝)的姓,也是張天師的姓。因而,民間說天下只有「兩個半」貴姓,孔、張以外,皇家的姓只能算半個。姓這幾個姓,如果回答「免貴」、「不貴」,很可能闖禍,因為這冒犯了聖人、神明和皇帝。

此外,貴姓確也是姓氏。其源流眾多,最正宗的一支源自顓頊玄孫「陸終」,以其分封地「貴邑」得名。不過,貴姓名人不多,要不然,它完全可以毫無愧色地說自個是最根正苗紅的「貴」姓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