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人工陶瓷髖關節,在國軍台中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中清分院收費三萬五千五百九十九元,但在成大醫院僅一萬四千零五十九元,價差近三倍。健保署決定年底前,針對自付差額的特殊醫材訂定差額上限,以免病患任醫院宰割。
健保署目前開放義肢、人工心律調節器、塗藥血管支架、人工水晶體、陶瓷及金屬人工髖關節、生物性心臟瓣膜等七項新型醫材部分給付,病患只需補足差額就可選擇新型醫材, 但健保署公布數據顯示,這些醫材價差頗大,病患只能任醫院宰割。
要求健保署訂定差額上限呼聲從未間斷,但健保署屢次以國外沒有此作法為由暫緩實施,今年底可望有所改善;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委蔡文全表示,預計年底前針對常用的人工水晶體、塗藥支架與髖關節訂定差額上限。
他說,國外沒有相關作法,健保署甚難掌握市場價格,目前正在搜集資料,委請統計專家計算,未來如果價格變異程度大,就會訂定差額上限。
在還未訂定差額上限前,健保署昨天公布「自費醫材比價網」:(http://www.nhi.gov.tw/SpecialMaterial/SpecialMaterial.aspx),收錄國內一萬六千筆醫材,每周更新一次,供民眾上網比價,避免當冤大頭,也會請醫療機構在診間、布告欄向民眾告知此訊息。
蔡文全說,「自費醫材比價網」設計在中央健保署網站首頁右邊,民眾使用時,可點選「自費」或「自付差額(健保給付部分費用,民眾須自付差額的特材)」,再根據醫療機構的地點、特約類別、收費標準等下拉式選項,評估自己的預算,輸入醫材的關鍵字,例如:骨水泥、塗藥支架、人工水晶體,查到各廠牌、各醫院的自費醫材價格。
發現醫療機構有報價不實,或「掛羊頭賣狗肉」,可向各縣市衛生局或健保署反映究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