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陽光國小教師蔡惠婷(右)陪阿然母女回越南娘家,帶阿然母親、阿然和星儒訂製越南國服,實現她們心中的國服夢。圖/蔡惠婷提供
經歷一趟越南外婆家的旅程後,蔡惠婷(左)與學生星儒的師生感情更加緊密。圖/王慧瑛
【本報新竹訊】新移民媽媽帶兒女返鄉,老師同行傾聽探親過程笑聲、哭聲、心聲,師生手牽手,搖向外婆橋。
誠致教育基金會、《四方報》搭起「外婆橋計畫」,長榮航空贊助機票,今年邁入第四年,已協助五組新住民家庭實現返鄉心願,新台灣之子回外婆家過開心暑假,享受親情。
今年有五組新住民家庭報名,經面談評選,有三組脫穎而出,其中二組全額補助,一組是補助拍攝費用,預計七、八月出發,至少在當地停留二十天。
獲全額補助的二組分別前往越南大叻、泰國清邁。
嘉義縣水上國小五年級學生林巧涵,看到媽媽因思念車禍受傷的外婆,苦於沒錢回泰國暗自垂淚,思考如何幫助媽媽,從網路發現「外婆橋計畫」,主動對導師林錦玲說「老師,想邀妳到我外婆家作客」。
對學生的孝心很感動,林錦玲努力促成這「回家」心願,也將自費帶二個兒子同行,讓孩子相互學習。
親師生攜手回外婆家,成為校園大事。為讓這趟旅程更有意義,水上國小發起「送愛到泰北」,師生紛捐贈二手玩具、文具,將愛心物資與泰國學童分享。
新竹市陽光國小老師蔡惠婷,去年暑假陪小四學生星儒和她媽媽阿然回越南,度過充實二十一天。蔡惠婷說,阿然回到母國,搖身一變成貼身翻譯、文化大使,在外婆家,她一點都不弱,讓人看到她的光。
阿然期待穿上高中生專屬的白色國服,家貧讀到小三就失學,這趟歸鄉行,蔡惠婷帶阿然一家三代各訂製一套國服,實現每個越南女人都有的國服夢。
蔡惠婷說,這趟跨海家庭訪問,為老師、學生、新住民媽媽帶來改變,最大成就感是看星儒和阿然更有自信,星儒會向同學介紹她外婆家,以身為新住民之子為榮。
蔡惠婷認為,「外婆橋計畫」讓新住民之子對外婆家有親身、真實認識,是透過電話或照片無法相比的,期許有更多勇敢的老師,願為新住民之子出征,跨越語言與文化障礙,完成一趟二千公里的家庭訪問。
她說,老師跟著新住民家庭體驗母國文化後,將重新看待被貼上弱勢標籤的孩子,並點燃其他學生更多的愛,翻轉社會對新住民家庭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