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交通部長葉匡時昨強調台東交通情況特殊,機場有存在必要,今後可朝小型國際機場方向努力。機場主任郭福財強調隨時可轉型,但旅遊招商成效是成敗關鍵。
台東機場被國發會批評使用率偏低,須活化轉型,限期三年要看見成效,否則將面臨退場命運,讓台東民眾憂心忡忡,擔心縣內唯一的便捷交通會因此取消,成為「本島的離島」。
常到蘭嶼的台東市民徐民志說,台東機場可說是台東聯外交通最快速的管道,到離島半小時的航程,搭船時間卻可能拉長到五倍時間;到台北一小時的航程,搭火車要五個小時左右,開車將近七小時,「這些都是國發會大官感受不到的情況。」
縣立委劉櫂豪說,官員在辦公室分析冷冰冰的數據,全不考慮實際需求和弱勢權益,不是政府應有的態度。交通部可以結合觀光局、民航局研擬配套方案,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到台東。
葉匡時到台東參加台東熱氣球嘉年華會,也對台東機場存廢發表看法。
他說,台東機場確有存在必要,因為台東沒有高鐵,卻有綠島、蘭嶼兩個離島,即使普悠瑪通車,最快也要三點五小時才能到台北,機場存在的意義重大。
葉匡時認為,台東觀光發展情況不錯,國內班次也不算少,過去也有航空公司推出往返香港、台東包機,未來也有國際包機契機,轉型為小型國際機場,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台東機場主任郭福財說,台東過去曾配合南韓首爾、日本、香港和大陸南京包機,機場跑道長度有兩千四百三十八公尺,寬度也有六十公尺,足以提供七五七、七六七班機起降,如有客源,樂觀其成。
郭福財說,如果觀光局、台東縣政府能協助招商,旅遊業者、地方人士都有需求,台東機場馬上可以轉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