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宣布重大長期照顧政策,將在民國一○五年底前在全國廣設日間照顧中心,三年內投入一百億元,達成一鄉鎮一日照的重大政策目標,合計數量將從現行約一百二十家增為至少三百六十八家;同時也宣布調高照顧服務員的時薪,從現行一百八十元調升為二百元,鼓勵國人投入長照工作及留任意願。
我認為可以落實老有所終的理想,當然是樂觀其成,但政府應該思考結合社會資源,不一定要花大錢蓋建築物,否則大筆經費用在蓋硬體,無法在軟體改善,恐怕成效有限。
現在許多人是雙薪家庭,一旦家裡有老年長者生病或失智,照顧問題就很棘手,若是分身乏術,子女會感到很自責;即使有辦法照顧,長久下來也會身心俱疲。家父晚年罹患植物人疾病,家母辛苦照顧的辛勞,我體會最深。
「老人日間照護中心」可以將家中疾病較輕、需要照顧的老人白天送到日照中心,參加各項休閒活動、用餐和午休,傍晚由家人接回,這樣的照顧方式對長者的身心較有益處,子女的負擔也比聘請看護來得輕,讓家人有喘息的機會;加上公辦的日照中心安全性較高,照護人員素質較好,家人會比較安心。
現在許多公共空間都閒置,學校或社區活動中心的使用率也都偏低,而且建築結構也安全無虞,空間寬敞,綠美化環境都對老人身心都好。
花蓮縣許多中小學都面臨裁併或減班,空出許多教室空間,如果能夠善加利用,可將閒置空間再利用,又省下大筆建築物興建成本,希望政府儘量不要只想到新建建築物,應該朝空間再利用的方向規畫。
日照中心還可以善用社會資源,引進團體義工或學校學生來從事照顧服務,一方面可以減輕長照工作的人力負擔,也能讓學生有學習機會。
就我所知,就有學校經營的日間「托老所」(如朝陽科技大學),學生可以設計、安排教育活動課程,各類學習、休閒課程,讓阿公、阿嬤的身心舒展。
學生從中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和照護技能,政府應該給予這些學校或義工團體必要的協助、輔導,並鼓勵推廣,這樣可以落實照護教育,也有助軟體的強化,相信有利於老人的照護。
高齡人口愈來愈多,老年長者的照護日益重要,日照中心的成立刻不容緩,我們殷切期望「護老計畫」能夠早日落實,建構完善的軟、硬體結構,這樣成效才能呈現。
亞南(花蓮縣/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