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典型客家人,持家教子難不倒未進過一天學校的她。
二十歲那年,她嫁入江夏堂黃家,從此撐起一家大小衣食所需。父親收入菲薄,她在空地養雞、養鴨,栽植大片蔬菜,一年四季蔬果不缺。
孩子上學無錢購置衣物,從未學過裁縫的她,拆舊衣褲裁剪,四個孩子衣服都由她DIY親手縫製,不輸坊間購買的。
為了節省飼養鴨費用,她要我和哥哥撿拾鄉間小徑出沒的蝸牛;而她遠赴水塘撈布袋蓮,剁碎後混合為飼料。
颱風天,為了撿拾颳倒路樹,以便當柴火,個頭不大的她,不計安危,在風雨交加時出門拚搏,只為了節省家用。
媽媽只有一個小小心願,不論環境如何惡劣,要幫爸爸撐起這個家,使家人衣食無缺。我們四兄妹順利成長、入學、就業,組織了自己的家庭,媽媽是幕後支柱。
媽媽!孩兒謝謝您的大恩,盼您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很好,我們思念您。
黃德秀(高雄市/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