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泰國代總理兼陸軍總司令巴育警告民眾不得進行反政變示威,一些民眾仍不顧安危,走上街頭。圖為昨天一名民眾正與鎮暴軍人對峙。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面對國際譴責和國內反軍事執政的示威群眾,泰國軍政府發言人二十五日表示,民主造成國家損失,希望國際間能考慮到泰國的特殊情況,軍政府並將盡快償還政府積欠農民的稻米收購款項。
美國國務院二十四日呼籲泰國軍政府「立即恢復文人政府統治、釋放被拘留的政治領袖、透過提前選舉回復民主、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泰國軍方二十二日發動政變後,美國已切斷對泰國的三百五十萬美元軍事援助,並取消美軍在泰國的演習。
泰國軍政府發言人文泰被問到泰美關係時表示,希望華府能考慮到泰國的特殊情況。他指的是國家長期分裂導致國家癱瘓和暴力衝突。
文泰說:「泰國的民主已造成損失,這一點與其他國家不同,這是我們要澄清的另一點。在泰國我們看到有人使用作戰用的武器,到處可見暴力對付平民,這已不是正常情況。」
泰國軍政府在政變後七十二小時內快速鞏固權力,拘留了包括前總理盈拉在內的至少一百五十名政治人物和異議分子,並要求一些學者、記者、泰國十八家報紙的總編輯向軍方「報到」。
在發動政變的第四天,軍政府聚焦整頓經濟,二十五日召集政府財經部門官員、國營和民間企業領袖約六十人,指示將盡快支付盈拉政府積欠農民的收購稻米款項,以及擬定二○一五年度預算計畫。
泰國銀行公會秘書長塔瓦柴轉述陸軍總司令帕拉育在會中的發言說:「經濟必須復甦,若有什麼錯失,我們必須找出快速解決方案。當務之急是收購稻米計畫和二○一五年的預算計畫。」
盈拉二○一一年上台後,以高於市價的價格向農民收購稻米,不但造成政府巨額虧損,還積欠農民逾二十五億美元。
農民是盈拉及其胞兄前總理塔信的死忠支持者,軍方若能償還農民欠款,將是攏絡民心的一大勝利。
軍方發言人表示,農民在這一兩天就會開始拿到錢,每位農民在一個月內拿回欠款。
泰國商務部國內貿易局秘書長宋察說,軍方的目標是為農民準備九百億泰銖(三十億美元)。「我們已向農業與農業合作社銀行借四百億泰銖,財政部將想辦法找另外五百億泰銖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