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老化 有我照你 愚人之友長照模式 全台複製 阮愛惠、陳玲芳、李祖翔 |2014.05.26 語音朗讀 293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愚人之友基金會認為,只要生活多點創意,長輩能住得更舒心。圖/記者李祖翔、陳玲芳基金會牆上貼滿長輩的生活紀錄。圖/記者李祖翔、陳玲芳基金會貼心地為長輩開闢菜園,社工與老人能藉種菜活動筋骨。圖/記者李祖翔、陳玲芳長輩做手工藝品,讓生活更精采。圖/記者李祖翔、陳玲芳 採訪報導/記者阮愛惠、陳玲芳、李祖翔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埔里基督教醫院院區的「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成立於西元二千年七月一日,成立緣起是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時,埔里基督教醫院除了須一夕間擔負起災區緊急醫療照護的工作,更在災後負起承擔災區非醫療之社會福利的服務。至二○一四年,已發展成相當完整的長照中心,政府「十年長照計畫」所涵蓋的,這裡幾乎都有,從照顧能自行前來的健康老人到社區居家照護等,目前共服務了約五百位老人。 埔里基督教醫院在醫療事務之外也從事福利服務,這並不是地震後才開始的,早在一九五五年左右,醫院就針對肺結核、小兒麻痺、孤兒院等對象展開了深刻的關懷與協助,前後做過十多樣社會關懷,一甲子以來,其福利服務的觀念,早就走在台灣發展脈絡之前。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引發的社會關注更多,也讓這裡的福利服務事業發展得比其他地方更快。 盼推家庭托顧 創造就業 目前,「愚人之友」為健康老人成立了日間托老教室,上午來此活動學習,中午在這兒用餐,下午則自行回家,每月繳交一千五百元。若長輩失能了,就進入日間照護體系,每天八小時,由基金會白天接來,晚上送回;如果長輩退化到失智,則移至失智中心(團體家屋)二十四小時照顧。目前這種團體家屋,在台灣有四個示範點,至於不能來的老人,基金會則有到宅服務,特別是針對南投信義、仁愛、國姓鄉的弱勢家庭。 對基金會來說,比較辛苦的是偏鄉部落的到宅服務,由於交通及民情差異,基金會希望在當地設立家庭托顧,不僅可以創造當地就業機會,老人也能在地老化,但原住民的房子很多不合法,政府的規範亦有許多限制,目前推動不易。 愚人之友的運作模式在台灣算很先進,其經驗也被全台複製;它曾幫內政部作過六年輔導,長期照護全國七十幾個偏鄉原住民部落,共創設了一千七百多個社造據點。而在南投縣,基金會本來設有十九個站,現在只剩六個站;這是因為基金會代執行長李希昌希望用固定服務的模式照護需要的人,因為義工來源不穩定且品質有落差,專業度也不夠,但內政部則希望能多用義工。 在地老化 讓當地人照顧 愚人之友十四年來從「災民服務」作到「老人長照」,已充分為長照關懷作了很好的暖身。李希昌說:「地震後的照護工作是很重要的經驗,累積了很多智慧和能量。我們雖只是南投縣的一個小單位,內政部卻信任我們,讓我們去做全國性的輔導工作,因為我們累積的本土經驗和特殊發展,確實可以給全台灣作參考。」 李希昌指出,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家老化,一旦長者身體出現中風等失能失智的情況,家人要如何照顧?所以基金會一直推行的,就是當長者出院之後,能有延續性的照護,這也需要作教育推廣的工作。目前園區內有三個據點,包括教育、殘福大樓及照護中心。基金會至今運作十四年,之後如何往下走?李希昌覺得,目前除了偏鄉,問題還好解決,畢竟南投縣比較封閉,商業競爭也少,沒有太大挑戰。 台灣呼應世界潮流,朝向「在地老化」的社會福利目標發展,未來期待能讓當地人照顧在地長者,李希昌表示:「更細緻地說,還要讓原住民照顧原住民、客家人照顧客家人等,用他們互相熟悉的語言和文化去對應。」 真實美好經驗 推動教學 「分享經驗很重要,尤其是真實而美好的經驗。」李希昌說,過去台灣對老人長照事務的報導,常是負面的,「其實,在我們的工作裡,看了太多真摯感人的故事,貧窮的人去幫助比他更窮的人;不在服務時段仍主動送去物資的服務員……。」 他強調,台灣的社會應多看這個面向,大家應該相信,「社會中有很多人在做平凡但很偉大的事」。人與人之間真摯的互動,不是用政策、計畫去促成的,社會應多思考這種層面,政府也應多釋放這樣的聲音。 基金會目前還準備在院區內再蓋一棟長照教學大樓。李希昌說:「要蓋的是教學大樓,內有幾十床的教學示範。長照是一門專業技能,基金會打算要做的是教學工作。」 對於家有長照老者的家庭,不管有沒有請外勞,家人都要學習,老人也要學習如何自主照顧。教學大樓占地七百多坪,有五層樓;對於以往的長照經驗以及未來要推動的長照教學工作,基金會準備出一本專書來和社會溝通。 前一篇文章 日間托護 延緩失能失智 讓老人更快樂 下一篇文章 愛物惜物 二手衣物店 義賣照顧鄉親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2025 捌月 我是佛2025年柒月 完成的人生2025年陸月 釋迦多寶並坐像2025伍月 諸法因緣生2025年肆月 人人皆能成佛人間福報25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