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失能失智老人的長期照護,李希昌指出,全台灣的老人有百分之九十都很健康,因此日間托護這塊也不能忽視。李希昌說:「我們如果只看到那百分之十的失能失智者,而不作預防的工作,那問題會處理不完,而且後續的成本會更高。」
目前台灣政府對於「延緩老化」工作尚未積極處理。南投縣因曾經歷過九二一大地震,震後出現一波老人自殺潮,政府設置了六個福利工作站,但近年來都由地方接手維持。李希昌說:「透過對受災老人的積極輔導,增加他們和社會的互動,不只能防止自殺,更有促進健康和延緩老化的功能;老人如果能更快樂,就能延緩或避免失智、失能。」
九二一地震後,日本有很多經驗傳遞過來,例如音樂養生、活動帶領和懷舊療法等,由於台灣對日本文化接受度很高,這些經驗在南投地區產生很好的效應。但李希昌表示,這類服務工作不是一般義工能勝任,更不是台灣政府規畫的九十個小時的訓練就能做到,「基金會目前盡量聘用受過專業訓練的服務員來做,才能提供專業服務,以便及早發現問題」。
當然也有許多稱職的義工提供服務,如果這樣的義工愈多,機構的成本就能降低。李希昌說:「只是義工的穩定性有其限制,更不可能要求他們不斷接受教育訓練或自我成長。如果是用有證照的服務員,就可以較長期穩定地工作,這是國家政策在制定時要事先預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