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春天,正是無尾熊繁殖季節,台北市立動物園抓緊黃金時間,嘗試讓無尾熊配對,期望儘速增加族群的個體數量。日前動物園獸醫進行育兒袋檢查,確認Nicole、Emily和Coral的育兒袋中已經有Joey(有袋類動物寶寶的通稱)。
春天到了,無尾熊也進入繁殖季。三月上旬開始,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員,發現母無尾熊陸續從棲木下到地面,表現出倒退嚕的發情行為,就嘗試讓牠們試情。四隻成功交配的母無尾熊,循例在交配三十五天後進行育兒袋檢查,除了Empress袋內空空、需找機會再嘗試配對外,Coral、Emily和Nicole的育兒袋內都已經有Joey。
保育員說,交配後,三隻無尾熊媽媽不論休息與採食似乎都很正常,沒有出現特殊行為,但仔細觀察卻發現,Emily從洩殖腔到育兒袋的毛,有一道不明顯凹槽,推測可能是Joey誕生後,自己爬入育兒袋所留下的痕跡。
幸運的是,當保育員和獸醫合作進行第一次「產檢」(必須快速在兩分鐘內檢視洞口極小的育兒袋),就順利拍攝到育兒袋內部,形狀像大紅豆的粉紅色肉塊,令在場人員興奮不已。
無尾熊一般二歲時性成熟,懷孕期約三十四天、一胎一仔。Emily和Nicole都是第一次初為人母,動物園呼籲民眾參觀無尾熊館時,務必降低音量,避免驚擾到好孕成三的無尾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