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醫院獲新制醫院評鑑優等
衛生署為順應國際趨勢潮流,自民國九十年起,開始朝「以病人為中心」、「重視病人安全」方向進行評鑑改革,特別完成新制醫院評鑑及新制教學醫院評鑑制度規畫,同時分年度漸進實施,強調以醫療品質、醫院功能為重點,透過了解對病人整體照護過程及醫療服務宗旨進行評鑑。日前經衛生署委由專業醫療、醫管人員進行多方評審後,嘉義基督教醫院獲新制醫院評鑑優等。(賴台生)
腸內菌種與肥胖息息相關
英國科學雜誌「自然」周刊最近刊登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腸內某些菌種可能導致肥胖。報告指出,人類腸道內有兩大菌類可以幫助食物分解,它們分別是F菌叢(Firmicutes)與B菌叢(Bacteroidetes),這兩大類型的菌叢涵蓋了腸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菌種。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高登領導一項研究,發現肥胖者的腸內B菌叢,比精瘦者腸內B菌叢來得少。
過濾輸血預防感染狂牛症
著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在最新一期中刊出,科學家已經從實驗中發現,可以利用過濾血液中具有傳染性的蛋白質│普利昂病原體,預防從輸血過程中感染狂牛症。稍早,英國的醫生針對國內發生第三起新型賈庫氏症(也就是人類的狂牛病),提出警告表示是經由輸血傳染的。
幹細胞有望治療肌營養不良症
據《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義大利研究人員在一項研究中用一種名為MESANGIOBLASTS的成體幹細胞,可以恢復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產生,使患肌營養不良症的狗恢復行走能力。這一發現將對治療人類肌營養不良症有幫助。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是由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基因變異造成,這種蛋白能損害身體中的肌肉,多發於男孩,患者會於三十歲前死亡。
泰發動「青少年蔬菜保衛戰」
泰國衛生部日前公布最新統計資料表示,泰國的兒童平均每人每天攝入二十茶匙的糖類,而蔬菜攝入量卻只有一茶匙左右。而衛生部則指出,泰國十三至十八歲年齡段的青少年平均智商僅為八十八,相當於「亞弱智」,吃蔬菜過少將導致人體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青少年的智力發展尤為不利,衛生部決定發動「青少年蔬菜保衛戰」,號召少吃糖類,多吃蔬菜。
中國研製控制糖尿病複合物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一日刊登的研究指出,中國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控制老鼠糖尿病的複合物,目前僅在老鼠身上測試過,但在人體上若也顯示有效,可能會製成藥物,取代一天需要注射兩次、較不方便的療法。研究人員篩檢數千種物質,尋找性質類似GLP1荷爾蒙的物質,結果找到Boc5分子。GLP1可中和糖尿病患的葡萄糖值,但因效用會隨時間迅速消失,藥界已將注意力專注在類似這種荷爾蒙效能、但較為持久的製劑上。領導此份研究的上海國家新藥篩選中心主任王明偉說:「我們正在找藥廠合作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