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寒冬 周書妤蒙古救貧童

李祖翔 |2014.05.14
1596觀看次
字級
蒙古的生活條件相對台灣低劣許多,生活很辛苦,但這兩年半的經歷,讓周書妤感覺很幸運、很感謝。圖/家扶基金會提供
周書妤(右)從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主任游淑貞手中接到「全球海外優秀傑出青年」獎章與證書。圖/家扶基金會提供
蒙古人的樂觀和相信明天會更好的態度,讓周書妤印象深刻。圖/家扶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青年出國工作,也能成為台灣之光!在蒙古家扶中心服務兩年半的周書妤,獲得華僑救國聯合總會二○一四年「全球海外優秀傑出青年」的殊榮,昨天家扶基金會總會發布這則喜訊,並表示已將獎章及證書交給周書妤;救助國際貧童很辛苦,周書妤在空氣汙染嚴重的蒙古救助貧童,最近返國養病,但她仍覺得有這樣的經歷很幸運。

家住台北的周書妤,二○○九年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應用資訊科學學系,原在台鐵台北站服務,偶然得知家扶基金會徵求派駐海外的事務員,需要參與國際貧童扶助的工作,立即報名、參加考試,以第一名成績被錄取,二○一一年派駐在蒙古家扶中心。

周書妤說,蒙古寒冷,冬季暴風雪來臨前,家扶中心要替二千五百戶、約七千個貧童分配麵粉、棉被和衣物等物資,讓弱勢家庭平安度寒冬,平時還需要協助舉辦兒童才藝班、課業輔導班、兒童節等活動,讓孩子有快樂成長的機會。另一項重要的任務,是擔任蒙古兒童和台灣認養人之間的橋梁,替五千名認養人翻譯往返的書信。

也由於天冷,沒有暖爐的人家,尤其是住蒙古包的,多燒煤炭取暖,導致天空暗濛濛的,是「灰色的天空」,容易生病。不過,周書妤很有成就感的說:「發棉被的時候,弱勢家庭和工作人員都要在零下十幾度的屋外互動,待一下就要立刻進屋取暖;一開始蒙古人對外來客不大友善,但現在對家扶卻很信賴,有事或發生火災都會和我們說。」

蒙古的生活條件相對台灣低劣許多,生活很辛苦,然而他們天性樂觀、相信明天會更好及嚮往生育的態度,讓周書妤印象最深刻。

學生時曾是家扶國外貧童認養人的她,居然開啟異鄉服務的旅程,還被表揚,受寵若驚又難以置信。

家扶基金會表示,家扶社工都會請調到國外服務,但是事務員每個中心僅有一名,周書妤退下後,已有一名遞補;來自台灣的資深社工,則會教導在地三十名蒙古社工如何幫助弱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