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希諴
「阿公,我們來跳舞。」印尼看護麗嗒想到隔天一大早,就要離開照顧六年的阿公回國嫁人,充滿不捨離別的情緒,特別邀請九十歲罹患失智症的阿公跳舞,她牽著阿公的手繞著阿公跳,這一跳就跳了十幾二十分鐘,遠遠超過阿公一天的運動量。我則在一旁拍照留念。
麗嗒知道這一別,大概難再見了,所以不想睡覺,想捉住機會多陪阿公。到了晚上十二點,阿公已比平時晚入睡了,麗嗒又到阿公床邊,彎下腰、抱著阿公的脖子說:
「阿公,謝謝你。」
「喔!」阿公突然被擁抱,嚇了一跳,眼睛瞪大大的,隨即露出笑容。
「妳可以再抱一次啊!我幫妳跟阿公拍照。」麗嗒照顧阿公期間,我幫阿公拍照時,麗嗒也被拍許多張,麗嗒特別請內人存進隨身碟帶回印尼。
這陣子阿公清醒時,會哭著跟麗嗒重複說著:「妳不要回去,好不好?」就像小孩子,也覺得他好像憂鬱,似乎在煩惱什麼事?我跟內人每次看到麗嗒,就很怕阿公會傷心,更怕阿公會不適應下一位照顧者。
新來的印尼看護叫麗娜,第一次介紹給阿公認識時,只見阿公突然一臉愁容、啜泣拉著她的手重複說:「妳不要回去,好不好?」
「好,阿公,我不會回去了,OK,阿公不要擔心,我不會回去的。」麗娜順勢用台語說。
阿公聽到後,驚訝地說:「喔,妳會說台語了?」
「我不會回去啦。」
「好,很好,謝謝妳,妳是好人。」
看到此場景,不禁讓人覺得有時失智似乎也有好處。當我看著麗娜牽著阿公的手,想起麗嗒在回印尼前,盡量用各種方式,留下日後回顧這段生命過程,這種將悲傷轉化為懷念,讓生命更有活力的作法,值得效法。
(作者為神經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