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西藏 藝術家心靈原鄉 |2014.05.10 語音朗讀 13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信教民眾沿著八廓街轉經道磕頭朝拜。圖/中新社數量比大熊貓還少的雪豹是西藏風景的一部分,屬國際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中國西部及相鄰的中亞山區。圖/中新社中外遊客在拉薩欣賞海拔最高的實景劇《文成公主》。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西藏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樟木鎮下的一個村落裡,早上八點,中新社記者聽到清脆的「叮、叮」聲,那是從轉經房傳來的金屬撞擊聲,信仰著藏傳佛教的夏爾巴老人索朗桑布每天這個時候到村裡的轉經房轉經,「轉經時,轉數我們習慣轉用自己的年紀來計算,例如我今年六十九歲,我便會轉六十九圈,用來祈福。」他說。 他就住在中尼邊境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溝谷坡地上,樟木鎮一個叫「立新村」的地方,海拔二千三百公尺、群山環繞,中新社記者以「山間明珠」來形容它的安詳、耀眼。這是夏爾巴人的聚居地。又稱之為雪巴人、謝爾巴人的夏爾巴,是尼泊爾和印度的山地民族,現約有四萬人,中國西藏境內約一千二百人。 療癒喪妻痛楚 多年來,在許多人心目中,西藏一直是個遙遠而神祕的地方,神奇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宗教特色和淳樸的民俗民風,在在令人嚮往。事實上,西藏同時擁有豐富能源,其中尤以太陽能、水力、地熱三者為最。其中西藏拉薩,因年日照數在三千小時以上,有「日光城」之稱。 溫暖的陽光點亮城市,也照亮人們心靈。據新華社報導,集天地靈氣於一身的西藏,現在成了中國藝術家的心靈原鄉。 在拉薩西郊的一家藏式客棧裡,來自安徽的詩人田勇深情地吟誦,「如果,那一夜的拉薩,迷失了月光,請你將青稞種撒在我深陷的眼窩……」四十多歲的他早年喪妻,他悲痛欲絕,為排解憂傷、找尋內心的平靜,二○○六年來到西藏。「藏區無垠的碧空,告訴我生命需要釋然,人活著要有強者的尊容。」田勇說,在西藏,自己將喪妻之痛化為創作動力。 「在這片土地上,我用詩歌釋放心靈,時刻保持一種自由的狀態。」田勇說,如今在路上偶遇流浪貓狗,他會報以微笑;轉經老人迎面而來,他會主動上前雙手合十……在西藏近十年,田勇創作的《匍匐》和《藏地悲歌》等一系列作品陸續付梓出版。 追尋精神家園 新華社記者也採訪來自寧夏的畫家蔣勇,他今年四十二歲,高中時,正值上世紀八○年大批內地藝術家進入西藏的年代,讓蔣勇嚮往起這個神祕之地。二○○○年,他背起行囊,獨自上路,尋找「西藏夢」。 剛到拉薩,他除了曬太陽、喝酒,什麼也不做,每天用心體會西藏緩慢平和的生活節奏,享受輕鬆自由的創作氛圍和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二○○一年,蔣勇完成第一幅以「西藏」為題材的畫作,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畫風,廣受好評。 朽木需要改造 「在西藏,我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創作,而且有人喜歡我的作品,這讓我很滿足。」他說,寧夏給了自己生命,西藏則是他藝術靈感的源泉,在這裡自己抵達了苦苦追尋的精神家園。 而來自廣東的「八○後」女作家顧野生則住在拉薩河畔。二○○九年夏天,她身背吉他、獨行西藏,「我找到了詩意的棲居。」顧野生說,那是一種獨自面對高山荒漠的超脫,置身泥土與牛糞之間……如今,她的散文集《朝聖》、人文筆記《嫁給西藏》等作品相繼出版。有人說,她的作品是「把人的靈魂,抖落陽光下曬一曬」。她則說,「我是一塊『朽木』,需要西藏來改造我。藏族人的善良和真誠,是我厚重行囊裡的精神指南……」 前一篇文章 《舌尖》顧問出書 《民國吃家》談名人美食 下一篇文章 《轉山》之後 林育賢拍 《藏地白皮書》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5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6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7【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余江 百年匠人到智能眼鏡【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