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幾位小學生家長,仍停留在傳統教育思維中。孩子成績沒滿分,即指責孩子;若滿分,則幾乎興奮得要放鞭炮,營造「普天同慶」的情境。
也有家長為體適能班際比賽沒得名,怪罪校方處理不公平,認為體育班級學生體能好,不能與普通班一起競賽。更誇張的是,為孩子競賽,向校長陳情。
不少家長,在LINE上見老師向這位家長解釋,試圖平息他的怒氣,與這位家長對話近夜裡十一時,耽誤老師睡眠時間。身為家長與老師身分的我,深感「難為了,這位老師。」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能體會。但處在多世代,父母關心的焦點應該不再是分數與名次,而是孩子的競爭力在哪?
父母是否真正發覺;或協助孩子找到紓壓管道,等人格與生命教育課題,倘若都沒有,僅著眼數字的變動,如何培養大格局的下一代!
家長過度干涉學校教育權,最後讓孩子窮到只剩下分數與名次,何等不智!
荷瑞(台北市/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