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子
一九七八年版越劇《祥林嫂》中,祥林娘由老旦王周寶奎飾演。她在魯家說話一套一套的,企圖騙回祥林嫂:「屋裡窮,祥林死,老的老,小的小啦,媳婦不回去,啊呀!叫我怎麼辦……」又哭又唱又拍腿的。
「啪嗒——」魯四老爺將水煙壺往木桌上一頓。祥林娘立馬止住了哭,一隻手還揚在耳邊,臉上神情只一個字「呆」——充斥著恐懼、無辜、迷惘,將一個封建老婦自私、貪婪、勢力、陰險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她沒有喊打喊殺的情節,她的「歹」盡在「呆」中。同時,也證明了周寶奎確實是國寶級的藝術家。
原來,刻畫好一個形象,不在於戲分多,也不在於言行激烈,而在於輕描淡寫的一瞬間。
上個月去理髮。還是上回那個理髮師,他從左到右,從前到後,不斷地轉著圈。梳子一提,手指一夾,剪子一咬,利索。梳、剪、手交替,縷縷生風,手藝純熟多啦!上二次,他握剪子和梳子的手,很慢,很穩,還有些沉。
右邊的店主,更了不得,雙手像一對白鳥,在客人頭頂上下翻飛。客人臉上的肉起先繃得緊,後來漸漸舒緩了,還帶著笑意。旁人也嘖嘖稱奇。
不管師傅,還是徒弟,距離一流高手,都相差甚遠。見識過一位頂級理髮師的風釆。客人一說出髮型,他心頭擺譜,眼睛、手指,即是梳,一處地方不落第二刀,繞腦袋一圈就完成了。前後也就三分鐘。
武俠小說中,功夫出神入化的人,不想用兵器,徒手而搏,無須任何繁瑣的招式,一拳一腳一指,甚至一花一葉,都能克敵致勝。
炫技,往往在學得皮毛之時。到功夫深厚時,再回想從前,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化妝師捏角度,拿力道,各以六筆之功,就能把一雙孿生姐妹,塑造得美醜兩重天。
與人談判,語速快,恰不是老練,而是稚嫩,愈快則愈顯得緊張。慢、勻,波瀾不驚,才是老辣之風。
作家的水平夠火候了,也不會喜歡用華美的詞彙、複雜的句型,以及難解的修辭。而是用一些平實、樸素之詞,在幾個字內就達到表達效果。
凡事入門容易,深入難,鑽透了,就能淺淺地出來。這個理不局限於某一門技藝。一個人真正的水平,不在於雷厲風行,而在於輕描淡寫。佛家說的無色無相,也有這個意思。
只是,要付出多少,才能做到輕描淡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