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家愷
腸病毒疫情持續飆升,疾病管制署統計截至目前,門診收治病患近萬人,疫情將持續二、三個月。家中有幼兒的家長不能不慎,尤其七十一型腸病毒,病程發展迅速,易導致腦炎,在防疫上更應謹慎,特別是校園等人口密集、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更快,風險更高。除了落實疾管署呼籲重視消毒、勤洗手及注重個人衛生外,還能做什麼可保護孩子免於感染?
目前腸病毒並沒有明確有效的藥物及疫苗,遠離病毒,提升免疫力是預防感染不二法則。因此,平日就要協助孩子訓練自我免疫力,才能在細菌、病毒流行時,啟動體內「免疫大軍」抵抗疾病,避免感染或小病造成大病。
研究證實,多數病毒會附著在腸道,若能增加腸道免疫力,讓腸內益生菌叢較多,可減少病毒感染機會。體內百分之六十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腸道,可藉由多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免疫力;且以複合型多種益生菌同時補充為佳,益生菌種類愈多,彼此間可互相支援,讓腸道菌叢環境迅速平衡,免疫功能更趨完整。
亦有專家建議,可多攝取β-葡聚糖及菇蕈多醣體,讓多醣結構與細胞表面醣質結合,啟動身體免疫細胞功能,協調細胞激素平衡,病原菌就沒有下手機會。多醣體除可增加抗體,預防感染外,亦可平衡T輔助細胞,活化細胞激素,調節人體自然干擾素,緩解過敏症狀,達到身體免疫平衡。
除前述加強預防保健工作外,也要從良好基礎生活飲食習慣著手,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以天然食材為主,減少加工食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經常到戶外踏青及足夠運動,均是提升免疫力的基本功。
掌握調節免疫的關鍵,在腸病毒、流感反覆威脅高峰當下,提升自我保護力,是全面維護家人的健康,有效降低病毒、細菌感染風險的不二法門。(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