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上的小樂活(佛)」、「樂活小廚師」,聽到這些可愛活動名稱,人生有了新方向。
「樂活」最大意義,除了自己過得健康快樂,還要能回饋他人、關懷地球,一起邁向永續未來。不過,這也是最難的關卡,如何說服人們,跨過自家門檻、一起為地球付出,甚至在善心助人之餘,開創長久經營的公益事業?
趨勢科技基金會率先迎向挑戰,推出「LOHAS!樂活種子計畫」。為了挑出最適人選,基金會規定報名者必須先提「樂活計畫」,從二、三百位競逐者中,挑選出第一批五十位樂活種子,舉辦兩天一夜的樂活營。
樂活種子都是各方好手,領域遍及科技、商業、人文,來自台灣北中南,年齡橫跨上下世代,也有不少學者專家隱身其中,長期研究網路行為及親密關係的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林以正即是其一。保德信壽險顧問黃卉莉,也是台大EMBA校友,長期關懷單親青少年,期待透過樂活精神,分享更多的愛與關懷。最年輕的種子是十八歲的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學生朱澄音,她熱愛自然生態,也希望能回饋人群。
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基金會文化長陳怡蓁夫婦廣邀各領域樂活高手,包括廣告創意人孫大偉、心理諮商專家張怡筠、點心達人陳妍希、品茗專家池宗憲、美食作家韓良露等,親身上山,傳授獨門訣竅。
種子學員享用由 Natural 自然生活概念店,準備的天然有機的「樂活餐」,夜宿小木屋。課程中安排野外探索,國家公園導覽員分頭帶領小隊爬山徑,一路結合生態人文、說古道今,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原本三十分鐘的路程,竟然走了兩小時。
陳怡蓁則帶著所有學員,一起放慢呼吸,聆聽內在的聲音。「希望大家能達到身、心、靈的伸展滋養」,她說,真正的心靈樂活,必須從「了解自己」著手,唯有如此,才能成為自在的人,來去自如。
乍看之下,「樂活營」就像一場身心成長營,帶著大家遠走山林、徹底放鬆休息。不過,悠閒的行程背後,一套特殊的計畫卻緊湊地進行著。
原來,分成五組的樂活種子成員,必須利用兩天時間,分享彼此的社區樂活計畫,最後敲定每一組的計畫,不但具備特殊性、可執行,對社區有貢獻、能夠持續運作的條件,還要結合所有人的背景、專長,達到最佳分工。
這份計畫可不是紙上談兵,每組人馬都肩負使命,必須在樂活營結束後,立即投身社區,按著擬定的計畫,一步步兌現實踐。每一筆社區基金,將透過五組樂活計畫,回饋至少五座社區,雖然不是龐大數字,倒也足夠施展,於是涓滴之水,就在往返之際,串流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