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台灣展 跨世代設計師同秀才藝

 |2014.04.30
1580觀看次
字級
設計家王行恭設計的圖書及他珍藏的膠泥活字(十字架形懸吊)。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本報台北訊】策展人陳俊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意象,邀請從3年級到8年級的台灣工藝家,今天起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推出「職人台灣特展」,展現在地的竹編、織染、玉雕、銀藝以及當代的設計等。其中,3年級資深設計家王行恭既展出他設計的圖書,更呈現他10多年前在香港蒐集的骨董「膠泥活字」,展期至八月三日。

所謂「膠泥活字」意指用膠泥制字,用火燒硬以後,膠泥便成為陶質。王行恭指出,自鉛字19世紀傳進中土後,膠泥活字逐漸沒落,如今兩岸都已罕見。他此次共展出1800個膠泥活字,排成十字架形狀呈現,這是他頭一回展出私家珍藏。

在設計界擁有「教父」地位的林磐聳,以「台灣家書」系列將台灣島嶼造型幻化成無窮無盡的可能。他說,做任何事一定要「莫忘初衷」,要能夠「忘我、感動自己」才能心無旁騖、持續下去。

竹編工藝師邱錦緞與Yii品牌合作「碳纖竹編椅」,以層積竹片包碳纖維為主體,椅面則以六角孔穿花為文飾,創造出新潮又帶著復古情懷的竹編圖騰。泰雅族工藝師尤瑪‧達陸則展出少見的泰雅族北勢群新娘禮服及頭飾與行動織布工具。

8年級設計師黃靖懿、嚴芷婕花了1年時間,採訪1全台52位傳統工藝職人,設計1年分的「職人誌」。她們說,職人們堅持做自己喜愛的工藝,他們的「職人精神」令人感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