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皇母默善慈心會的義工,定時定點開著愛心餐車發放熱食給街友,成為夜晚都市角落裡最美的畫面。圖/梁雅雯
高雄市皇母默善慈心會的義工,定時定點開著愛心餐車發放熱食給街友,成為夜晚都市角落裡最美的畫面。圖/梁雅雯
【本報高雄訊】周六晚間十時的高雄市三民公園,在昏暗街燈下有一排長長的人龍,在小貨車旁等待一碗熱湯。四年多來,義工每周三天定點定時送餐,希望溫暖街友的胃也溫暖他們的心。
「看見都市角落最美的畫面!」愛心送餐專車每周一、三、六晚間十時,先抵達三民公園站送餐,十時三十分再轉往高雄火車站繼續送餐。每次送餐一定有熱湯,通常還會有白飯、水果、麵包及飲料,年節前夕也不定時有善心人士加菜,包括脆皮雞蛋糕、熱狗等。
有人餓了兩天,沒正常吃過一餐的,得知晚間將有人送餐,一早就前往排隊等候,吃完一碗看到排隊人潮漸散,接著排第二輪。許多街友從義工手中,接過滿滿的熱湯,口中頻道:「謝謝!」就默默移動到草地、石階,或倚著路燈大快朵頤。
高雄市皇母默善慈心會監事潘秀銀表示,準備一頓愛心餐的費用約在五千到一萬元,可供應一百多人用餐,送完為止。近年來,疑因景氣差工作不好找,及街友口耳相傳,領餐人數從一開始的四、五十人,增加到現在的一百多人。
「因為很多人的善心,讓這份愛得以延續。」潘秀銀說,剛開始送餐時,曾發放數百個鐵碗及湯匙給街友。也有人曾在冬天捐過暖暖包指名放送給街友,今年更獲贈一輛全新愛心餐車。
「我們會一直做下去!」潘秀銀說,善慈心會理事長孫飛雄是豬肉商,抱著回饋社會的信念,支持愛心送餐行動。孫飛雄的七旬母親孫黃菊,過去常幫忙準備愛心餐,上周過世前還曾說:「希望愛心餐車一直開下去,幫助需要的人。」
「助人的感覺很棒!」參與愛心送餐行動的義工說,晚上頂多和朋友小聚,或在家看電視、休息度過,參與愛心送餐,讓他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