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陳文茜
親愛的讀者,你有愛滋病嗎?
不要覺得我冒犯了你,這是台灣「勞委會」堂皇的規定,如果一名外國籍人才,哪怕身為諾貝爾化學物理經濟…獎得主,凡來台灣教學或工作,皆一視同仁,必須檢附健康證明無愛滋染病。
是的,你沒有看錯!容我再重複一次,台灣政府高喊延攬國際人才並提升高等教育的同時,台大清大等大學及各大民間公司,若引進高等人才,必須附上愛滋及一堆書面證明。也因此張忠謀才會於二○一四「天下經濟論壇」中感慨,台灣除了政治開放什麼都不開放。
台灣可能是全球除了伊朗、北韓等怪國之外,全球對人才最不開放的經濟體。不要只怪「政府」,多年來民間充斥著排外的情緒;凡引進外勞或外國學生或外國工程師或外國教授…從基層到高階,皆一概定義:「他們搶走了我們的工作」。
我第一回知曉此事,也覺不可思議。台大副校長湯明哲告訴我,當香港科技大學引進八位諾貝爾獎得主任教時,台大想跟進。除了對外接觸有意願的人選,同時研究相關法令及政府願意授權的薪水彈性。然後在多如牛毛的法令中,他們赫然發現「愛滋病」的祕密。
台大碰壁不是唯一,幾家本地國際大公司為維持人才競爭力也多次向政府申請外籍工程師;但皆一一遭遇各種不同規定的刁難。最終結果,他們忍痛大幅增加成本把研發重鎮或設美國、歐洲、中國大陸、新加坡。
台灣只有二千三百萬人,想在國際無情殘酷的商場殺出一條血路,唯有凝聚更多的國際人才。香港如此、新加坡如此、南韓也如此。許多人只選擇性地討論新加坡外勞與當地社會的衝突,卻沒有看到外勞對新加坡基層勞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爸媽不在家」等總體經濟及社會的貢獻;偶爾積蓄的社會衝突只是其中的部分成本。新加坡對外國人才更是大方提供「技術移民」;二○○三年新加坡駐台代表當面邀請我是否考慮移民或擁有新加坡護照,我雖事後婉拒了;但他可沒拿出一個表格要我附上傳染病或愛滋病證明。
美國是另外一個大國開放的極端例子,至今其失業率仍高居近百分之七;但美國率先走出經濟大衰退的祕訣還是「開放」。一個人口這麼龐大的國家,長期失業率位居百分之四上方,從不曾打算關起「人才開放」的大門。繼賈伯斯之後,美國現在最重要的兩大創業家皆為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Tesla電動車的穆斯克為南非移民;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為俄羅斯移民。美國只要好的人才,給獎學金,爭取他們到美國念研究所,並且提供他們留居美國就業與創業的機會。美國即使胡鬧如馬戲團的國會,也沒有人會狹隘地批評「這群人搶走了我們的工作」。
不論大國、小國,每一個崛起的經濟體皆知曉他們繁榮的密碼,正在「開放」二字。美國吸納全球人才如海綿,而可嘆的是台灣不分政黨,那麼多從美國留學、工作回台灣的人,他們領導的政治卻製造了一個「人才鐵幕」,並且於一個又一個群眾聚集的場合昧著良知高喊「誰、誰、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
群眾直覺地附和了,這是一個悲哀的趨勢;有若一齣荒謬劇。它深深植入多數人的腦海,最終成為撼不可動的潛規則,也成就了笑話般的「愛滋病」條款。
於是台灣的企業用腳走出去,求人才,辛苦地建立四散世界各地的研發總部;然後瞭望南韓群聚首爾郊外的國際人才研發總部,一個又一個一關又一關打敗台灣。
台灣最大的敵人,不在對岸,不在南韓;在自己的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