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在大陸河南省鄭州市綠城廣場的促銷活動上,號稱來自山間的20袋清新空氣,很快被民眾吸光。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聯合國將今年主題定為「綠色城市」。中國大陸近年霧霾天氣增加,許多地方賣起「新鮮空氣」,反映出民眾對於良好生態環境的渴望。
一款「空氣罐頭」近日在遼寧北鎮梨花節開幕式中亮相,作為北鎮梨花節的贈品,「空氣罐頭」瓶身標示空氣「採自醫巫閭山國家森林公園」。觀測報告顯示,該森林公園大朝陽景區於春、夏、秋3季的平均負氧離子濃度為每立方公分4萬個,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清新空氣標準近40倍。不過,該景區尚沒有出售空氣罐頭的計畫。
北鎮並不是大陸第一個推出「空氣罐頭」的地方,貴州、福建、浙江、河南等地旅遊部門都曾推出「空氣罐頭」吸引遊客。據了解,大陸網路上已有多家商店出售「空氣罐頭」,來自貴州凱里市的1款空氣罐頭,在淘寶網上的售價為99.9人民幣(約新台幣485元)。
天津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強調,「空氣罐頭」反映出的是生態環境的危機。霧霾困局下,清新的空氣成為珍貴資源,空氣罐頭「裝著民眾對呼吸新鮮空氣的渴望」。
大陸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表示,賣「空氣」賣的是概念,從成本角度是賣「瓶子」。瓶子精美、有創意,作為旅遊紀念品,可以形成小眾市場,但作為消費品則「沒有多少人會長期購買,不如買氧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