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天舉行「適性揚才列車」記者會,其中苗栗農工食品加工科同學李?閔(右)、謝馨慧(左),將鳳梨皮蒸煮後,打成泥,做成「鳳梨調味紙」,來取代速食麵的調味包。 圖/黃義書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國立苗栗農工食品加工科三年級學生劉穎、謝馨慧,研發出以鳳梨、柳橙果皮結合調味料製成的「鳳梨調味紙」,不但能補充膳食纖維,還可省下多餘包裝,想加多少就撕多少,美味又環保;創意巧思不僅大受好評,更在全國科展中,拿下農業及生物科技科大會獎第一名,還被Discovery Science頻道舉行的校園科學選拔,評選為全國高職組唯一首獎。
教育部昨天舉行適性揚才成果發表記者會,邀請國立苗栗農工師生分享成果,發表會亮點「鳳梨調味紙」則是師生集思廣益的創意結晶。參與研發的劉穎、謝馨慧、李閔三位學生表示,最早構想是來自於食品加工科主任謝文斌上專題課程時,發現坊間泡麵的鈉含量偏高,且缺乏膳食纖維,大家開始思考是否能結合所學來改造泡麵調味包。
經過討論與實驗後,她們利用鳳梨、柳橙削剩後的果皮研發「鳳梨調味紙」,並製成扁平狀,不只可省去調味料包裝,還方便調整用量與補充膳食纖維,而且不用擔心會沾得滿手都是,使用起來更方便。
謝馨慧說,鳳梨調味紙製作很容易,把果皮洗淨煮軟,再放進果汁機打成泥,加入調味料壓平、烤乾,變的像餅乾一樣,加入泡麵一起沖泡,想吃多鹹就撕下多大塊的調味紙。產品已經申請專利,希望能技轉給泡麵廠商。
校長陳進通表示,為培養學生實用技能,苗栗農工特別設立全國唯一的「茶葉技術科」,除購買完善製茶設備外,還聘請製茶專家一起來協同教學、傳授實用技能,並與農委會、茶改場、農會等單位合作,以「多管齊下」方式培養製茶及茶藝文創人才。
「談起茶葉歷史與技術,每個學生都能滔滔不絕、朗朗上口」陳進通表示,學生的製茶技術也反映在競賽成果上,像是學生參加苗栗縣製茶大賽都拿過前三名,製茶技巧更讓他們不用擔心畢業後工作沒著落。
除了鼓勵課程創新研發外,苗栗農工也很重視專業證照的養成,陳進通表示,全校有逾八成學生都拿到丙級證照,七成以上取得乙級證照,每位學生踏出校門時,平均都擁有兩張證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