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思】極度安靜也是種折磨

秦湖 |2014.04.14
1947觀看次
字級

文/秦湖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有這樣一間無聲實驗室,它以玻璃纖維隔音棉、雙層絕緣鋼牆和混凝土建成。在這間實驗室裡面,99.99%的聲音都能被吸收掉,因而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列為「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

使用該無聲室的機構很多,包括美國太空總署(NASA)會安排太空人員到此,測試在模擬太空環境下多久才會出現幻覺,以及他們能否保持專注力,也有生產商用來測試產品的音量、音質等。

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個極度安靜的環境裡,卻沒有人能長久地逗留。迄今為止,在該無聲實驗室內逗留最長時間的紀錄,也僅為四十五分鐘而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經營該無聲室的負責人奧菲爾特,給出了答案:原來,當處於極靜環境中的時候,人的耳朵也會跟著調節。這時候,人們聽不到外界的聲音,聽到的,則是自己的心跳聲、肺部聲音,甚至胃部發出的咯咯聲。而平日裡,人們通常都是靠外部的聲音來辨別方向,當外界的聲音都不存在時,人們就會無所適從,感覺難以忍受。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幻覺。

原來,極度安靜也是一種折磨,正所謂「物極必反」。任何事物一旦走向了極端,很有可能下一步就是消亡。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遵循適度的原則,使事物的變化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既要防止「過」,同時又要防止「不及」,採取正確、合理的方法,讓事物的變化為我們所利用。

身體如此,人生,何嘗又不是這樣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