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每日科學》新聞網站與法新社報導,瑞士外科醫師從患者自身軟骨細胞培養出的組織,進行因皮膚癌切除的鼻翼修復手術,重建患者的鼻翼,創下先例。研究登「刺胳針」醫學期刊。
這項技術研究對象是罹患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患者,通常要完全去除腫瘤,外科醫師得切除部分鼻軟骨。醫師採用取自鼻中膈、耳朵或肋骨的軟骨移植來取代鼻翼,然而這項侵入性手術,會造成病患疼痛,也會增加併發症風險。
巴塞爾大學教授馬丁領導的團隊利用「組織工程」技術,從五名七十六歲至八十八歲患者鼻中膈取下軟骨細胞樣本,在實驗室培養出軟骨。
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生長因子化學物質使細胞增生,將之「種在」豬膠原蛋白製成的薄膜,讓細胞在這裡生長兩周。之後這塊組織工程培養的移植物,依患者原來的鼻子塑型,縫定位後用一般皮膚移植物覆蓋。
術後一年的追蹤評估發現,這項植入物非常穩定,患者表示很滿意自己外表,也能夠呼吸。馬丁說:「這項新技術能幫助人體更容易接受新組織,並提升鼻孔的穩定度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