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疾病 五成看錯科

記者陳瑞娟 |2006.12.28
69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神經醫學會針對一千二百三十一名大學生,以及一千二百九十九名神經科患者調查,發現超過五成患者初診時看錯科別,平均延誤半年時間,另外,大學生的神經知識也不及格。

七十七歲的張奶奶原本是巧手廚師,六年前的某一天,連續做了三道魚、二道肉上桌,家人隱約覺得不對勁,但卻不知道應該到哪個科別就診。

剛開始家人帶奶奶到耳鼻喉科就診,後來又到神經外科,直到某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報導,才發覺應該到神經內科就診,但就診時,才發現張奶奶已經是中度失智了。

像張奶奶因神經內科疾病,卻找錯科別的患者不計其數,台灣神經醫學會理事長陳獻宗指出,國人神經相關知識不足,延誤就醫的情形嚴重,失智症有人誤以為是肝太勞累,去看肝膽科;癲癇症發作,有人以為是精神問題;還有巴金森氏症者因肌肉痠痛、肩膀僵硬,被以為是頸椎或腰椎退化引起。

四十歲的陳先生近二十年來飽受打呼困擾,八年多前,陳先生到耳鼻喉科看診,接受兩次手術都沒有效果,後來到神經內科就診,才發現是嚴重呼吸中止症。

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徐文俊指出,雖然失智症目前沒有很有用的藥物治療,但是確診為失智症後,可以讓家屬知道如何因應患者可能的狀況,對家屬、病患都比較好。

陳獻宗提醒,舉凡與腦神經相關的疾病,均屬於神經科的看診範圍,包括常見的頭痛、腦中風,以及癲癇、失智症、巴金森氏症、漸凍人、睡眠障礙、小腦萎縮等也都是神經相關疾病。

台灣神經醫學會將屆滿三十周年,為提升神經疾病病友對相關疾病的認識,製作了「神經相關疾病快速檢查表」,針對七種常見神經相關疾病,列舉最常見症狀供民眾自我檢視;並規畫四場主題為漸凍人、癲癇、中風及失智講座,開放民眾參加,活動電話(○二)二七七二○二五五轉三○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