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義》植物精油的潛在危機

◎何鈞軒 |2006.12.28
642觀看次
字級

很多愛美女性在瘋狂「瞎拼」之餘,其實往往都會碰到一個很常見的麻煩問題,那就是買回去的保養品根本不能擦!然而,輕微的過敏反應,可能紅腫性的接觸性皮膚炎,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膚色返黑或是黑斑惡化,尤其目前愈來愈多保養品是標榜具有雷射術後或曬傷時的修復作用,如果選擇了不適當的產品,不但沒有療效,還可能造成皮膚的大災難。

根據臨床統計指出,台灣女性有超過三成是屬於敏感性或問題性肌膚,因此,為了「面子問題」,消費者在購買化妝保養品之前,有些實用的小常識不可不知道。其中,最常見的、卻往往被忽略的,就是植物精油所帶來的皮膚問題。

在精油芳香療法大行其道的今天,時尚女性用品中,無論保養品、化妝品、清潔用品,甚至花草茶與香草料理,許多都含有植物精油之天然成分。而精油的魅力之所以如此誘人,進而蔚為風尚,就是因為它具有美白、抗老化、燃脂塑身等美容療效,但許多消費者卻不知道。

其實使用某些精油不但無法達到美白效果,反而因植物本身具有感光性,容易造成皮膚過敏、甚至發炎起水皰,而最令人不能接受的,就是留下色素沉澱的可能性。那究竟哪些植物具有感光性,在選購化妝保養品時要特別注意的呢?

其實,生活中常見的感光植物主要有三大類:一、繖形花科(Umbelliferae):巴西利、芹菜、茴香、蘿蔔、香菜、當歸、九層塔以及歐洲防風草。二、芸香科(Rutaceae):檸檬、萊姆、柑橘、佛手柑、柚子、愛玉子、胡椒木以及台灣黃藥。三、桑科(Moraceae):印度菩提樹、無花果樹、黃金榕、印度橡樹以及波羅蜜。

因此,對於含有感光植物精油的彩妝保養品以及食物,針對臉部有黑斑或膚色暗沈的人,醫師會強烈建議應避免塗抹或食用,而坊間流傳攝取咖啡、醬油類之食物會讓皮膚變黑的言論,則都是以訛傳訛的誤解,無須過度恐慌,否則愛喝咖啡的歐美人士,不全都變成黑人了嗎?

(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雷射及美容外科中心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