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去年台灣平均每天有一百一十四人因為心血管疾病喪命,且這些族群有年輕化趨勢,根據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的調查,二十歲以上都會區上班族,六成不知道總膽固醇標準值,四成從未關心自己的膽固醇,該學會擔心,目前國人上班族喜歡外食、不愛運動,高血脂年輕化的趨勢會愈來愈嚴重。
三十三歲的台北榮總急診外科醫師楊智傑四年前在為病患緊急手術時,突然胸口一陣劇痛,倒在手術台上,經過急救,才從心肌梗塞的危機中搶回一條命,經過心導管手術、放置支架,楊智傑狀況改善很多,但二個月重新上班,再度面對工作壓力,某天又經歷四個小時的手術,胸口又覺得怪怪的,主動尋求治療,發現血管痙攣。
年紀輕輕的楊智傑,心肌梗塞發病前,餐餐以漢堡、可樂裹腹,每天十二小時的工作,且須值夜班,壓力相當大,也沒有時間運動,體重高達一百一十三公斤,現在楊智傑每周跑三次跑步機,一次一個小時,飲食也儘量少油、低熱量,並且服藥控制血脂肪。
根據學會的調查,多數人若知道自己膽固醇值偏高,會選擇採取飲食計畫及運動來控制。但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的作息,卻是目前國人青壯年人口的生活寫照。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陳肇文表示,曾經有一項調查發現,九成上班族是外食族,三餐在外面吃、肚子餓了找超商,食物以自助餐、便當為主,因此很難避免高油、高熱量的飲食。
此外,也有調查指出,國人三十到三十九歲者,不運動者比率最高,僅百分之一點七一,更加添增高血脂的可能。
陽明大學心臟血管疾病研究中心主任林幸榮指出,年輕不是健康的本錢,有效降低血脂應從生活、飲食、作息的改善做起,且應身體力行;二十歲以後,應每五年進行血脂檢測,如果已經有健康的生活習慣,仍無法有正常血脂標準,可選擇以藥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