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巿濂洞國小發展「不一鼓隊」,以藝術陶冶品德,用音樂跨越城鄉藩籬,並透過磅礡的鼓聲,讓學生找到自我價值與成就感。 圖/邱奕寧
【本報新北訊】新北市瑞芳區濂洞國小是一間只有二十一名學生的迷你小學,兩年前校長柯俊生將水湳洞藝術家的巧思引進校園,成立別具特色的「不一鼓隊」。全校學生總動員,每周三下午,濂洞國小陣陣鼓聲,響徹「水金九」。
山城美館駐館藝術家阿福發揮創意,將世界各地漂到水湳洞的浮球收集起來,裁去三分之一,並封上厚棉布,就成為最具海洋特色的樂器。
「不一」取自浮球的英文「buoy」,不只每個浮球長得不一樣,連玩法也很不一,這些浮球隨著特殊的機緣漂到水湳洞,被畫上海洋之眼,象徵浮球的故鄉。所以也有人說,不一鼓所敲打的,是來自海洋的聲音。
走進濂洞國小,第一眼就會被絕美的海景所吸引,居高臨下、倚山傍海,造就這個美麗的校園。在萬里晴空中,學生排成一排,以海天為背景,敲擊出雄壯渾厚的鼓聲。看著他們專注的眼神,很難想像這些平常有些害羞的學生,拿起鼓棒立刻威震八方。
濂洞國小位於水湳洞社區,柯俊生認為,偏鄉小學更應該發展特色,以藝術陶冶品德,用音樂跨越城鄉藩籬。當他看著不一鼓隊的學生在社區演出時,內心只有滿滿的感動。柯俊生希望學生可以在良好的藝術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透過公開展演,也能讓孩子找到成就感。
校方也積極與鄰近學校合作,濂洞國小和欽賢國中相互配合,催生國中不一鼓隊,讓在國小就學習打鼓的學生,上了國中也不會中斷鼓藝。
這裡既是漁村小學也是礦區校園,長期以來不斷推動海洋教育,不一鼓隊的成立就是海洋教育的一個里程碑。校方希望未來能在黃金瀑布籌畫不一鼓演奏會,讓更多人聽見這個來自海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