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珊
從漢朝保存下來的古籍文字當中,見有「矢」字與「矢氣」一詞。
「矢」相當於如今還在使用的「屎」字,而「矢氣」是「放屁」的意思。讀之,我們不禁要好奇一問了,為什麼漢朝人要把「屎」寫成「矢」,「放屁」寫成「矢氣」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一書,只收錄九千多個漢字,而《康熙字典》裡面的漢字已達四萬多個了,難道這是因為通假字的緣故?非也,東漢班固所著《前漢書》裡面明明有「屎」字。由此看來,古「矢」、「屎」是相通了。
至於寫法的不同,乃因為古時有些文人士大夫之流有「文字潔癖」,認為竹片上寫「屎」啊「尿」啊什麼的,實在是有辱斯文、大傷風雅。
自然,這是各人的文藝審美觀決定的,比如章太炎用字古樸雅馴;而吳稚暉率真寫法卻是從《何典》開頭兩句學來──「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