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昨日公布第六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最新遴選辦法。為獎勵傳播新秀投身深度報導,運用傳媒力量帶動台灣奮發,今年遴選辦法有重大改變,獎項由原五大項精簡為兩大類「傳播貢獻獎」、「社會前進獎」,以肯定資深傳播工作者和教育者為主,並增加鼓勵傳播新秀致力深度報導。總獎金上看一千一百萬元,投件不拘載具。
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委員會主任委員高希均表示,本屆設立「台灣善良感人事蹟」和「真善美的新聞」兩項,前者為了找出更多的慈善阿嬤陳樹菊,後者是替台灣找到向上翻轉的力量。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說明,星雲大師日前接受港媒採訪談學生運動時,訪談最後曾表示,他走遍全世界,台灣是他住過最好的地方,人也好、人文素質也高,他希望把台灣的好藉由媒體的深度報導,傳播至國際,讓外國人看到、認識台灣的好。覺培法師表示,當年報導慈善阿嬤陳樹菊新聞的記者沒有報獎,但主辦單位特別找到記者頒獎給他,就為給台灣正面能量。
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委員會委員王力行表示,自今年第六屆起,「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獎項類別分為「傳播貢獻獎」和「社會前進獎」兩大類。傳播貢獻獎涵括以往的「終身成就獎」、「傳播貢獻獎」及「新聞教育貢獻獎」;「社會前進獎」則再依報導內容,區分為:台灣善良感人事蹟、真善美的新聞、兩岸和諧交流、拓展國際視野等四項計畫報導獎。
王力行進一步說明,「社會前進獎」的四大項參賽作品都是計畫報導,需附企畫文案,詳述發想概念及執行時程。其中「兩岸和諧交流」計畫報導獎,希望透過前瞻分析,為兩岸舖陳出相輔相成、和諧共處的互動模式,而「拓展國際視野」計畫報導獎,則期望引領台灣洞悉快速變遷的全球局勢,進而建立和世界接軌的行動管道。
海內外投件者所運用的載具,不拘網路、移動媒體、社群組、微電影、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王力行強調,甚至不是新聞從業者,但有心致力提升社會向上、人心向善,有傑出創意表現,都符合「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的宗旨。
即日起受理收件至七月三十一日止,下載申請表格及查閱詳盡辦法可至「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網站w w w.v m h y t r u s t.o r g.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