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四月七日訂為世界健康日,今年主題為「小叮咬,大威脅」,將蚊蟲叮咬的危害列為對個人及家庭最大的威脅。
今年宣傳重點在於透過蚊蟲傳播的流行病,例如瘧疾、登革熱、黃熱病、利什曼原蟲症等可預防的疾病,全球有半數的人受這些疾病的威脅,透過貿易、人口移動更增加傳播速度。
全球仍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受登革熱威脅,每年平均新增一百三十萬例利什曼原蟲症,WHO建議,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為使用蚊帳、驅蚊劑、穿長袖衣服。
台灣在蚊蟲叮咬的案例中,今年已累積五十六例登革熱,二十五例恙蟲病、三例屈公病、兩例瘧疾、一例地方性斑疹傷寒。登革熱本土的案例主要出現在高高屏地區。
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說,今年登革熱案例多為境外移入,入夏後是登革熱高峰期,要注意登革熱併發出血性登革熱,尤其傳播媒介埃及斑蚊主要活動於台南、高雄、屏東,民眾小心防範。
出入東南亞國家要特別注意,根據衛福部國際重要疫情資訊,馬來西亞今年已累計通報二萬三千多例登革熱病例,五十八例死亡。
回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出疹、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