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鈺崑
總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希望每日在混沌世界中翻滾的我們,保持孩提時的純真無瑕。然而,如果真有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身為父母的你,會怎麼想?該怎麼辦?由真人真事改編,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聯合監製的公益微電影《小華,去哪裡?》(影片網址:w w w.y o u t u b e.c o m/w a t c h),講述的正是這樣一個故事。
影片從驚心動魄的警匪對峙開始,荷槍實彈的警察神情緊張地喝斥著歹徒「不准動、放下槍」,此時卻傳來歹徒的喃喃自語,讓觀眾意識到他似乎與常人有異。鏡頭一轉,神情憂慮的母親躑躅獨行、心事重重,原來被診斷出癌症的她來日不多,放心不下已經成年,卻因自閉症,心智與孩童無異的兒子小華……整部影片並沒有太多公益廣告慣用的激情手法,只是平實地述說。我們看見還是孩子的小華如何被一般幼稚園拒於門外,幸而在社福機構的協助下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學會開口說話;成年後的小華也能在基金會的烹飪班與同學一起做便當外賣。然而,心智永遠長不大的他終究是需要有人照顧的,只是父母會老去,手足會有各自的人生,於是,基金會的團體家庭適時提供了協助,成為他未來的家。
我們對於身心障礙的孩子或許會有較一般孩子更多的關注,卻常常忽略他們也會成年,成年後的他們需要的關心甚至比孩童時期更多。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會凋零,還有長年心力耗損、金錢支出所造成的龐大壓力。幸好,已有社福機構注意到這樣的需要,適時伸出援手。這些接下父母重擔的社福團體同樣也需要我們助一臂之力,才能讓他們繼續照顧這些長不大的孩子。
也許就作品本身而言,劇情並沒有特別的驚奇,影像風格也不特殊,但動人故事原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包裝,真實的情感、人皆有之的善良初心,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