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客家電視台
近幾年不論政府單位或民間企業都很熱中「微電影」,其實微電影就是長版廣告片,但與一般廣告不同的是,因為長度較有餘裕,可以在內容上做更多鋪陳,也因此特別適合做為形象廣告之用,即使是商品置入也較為幽微、婉轉。同時既稱為「電影」,除了置入的商品訊息或形象、觀念是否被有效傳達外,劇情安排是否合情合理並引人入勝,就成為判斷一部微電影作品優劣的重點。
由李鼎執導,甫於今年獲得電視金鐘獎的《裝滿的生活時光——延續自己的聲音》,就是一部成功的微電影。
以「旅行」為題,男主角娓娓道出童年記憶,追述自己與阿公之間的情感,帶出一個充滿祕密的藍色箱子,讓觀眾形成懸念。隨劇情推展,我們跟著主角眼光看到更多祕密:裝滿箱子的舊鈔、貼滿泳裝美女照的筆記本,還有一卷滿是喘息聲的錄音帶。
至此,觀眾的好奇心逐漸被堆疊到高點,似乎就要窺見阿公不為人知的露骨祕密。但原來,那是阿公一九八八年參加「還我母語運動」所錄下的聲音。
導演運用當時的影像紀錄、重現的戲劇場景,交雜男主角奔跑的身影,及阿公教孫子客語的畫面,將觀眾情緒帶往最高處。激情過後,陣陣海浪聲中,浮現出全片所欲傳達的「延續自己的聲音」,輔以男主角一句「阿公,我帶你去旅行」,留下無限餘韻。
李鼎作品的畫面一向漂亮,如男主角在山林中奔跑的空拍,或火車駛過北迴線的倒影都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客家電視開台十周年的形象廣告,這部微電影跳脫一般人對客家的印象,訴諸觀眾的生活記憶與共同情感,成功跨越族群及語言鴻溝而感動人心。同時對於客家電視設立的歷史背景,及其作為族群頻道的角色、責任,也作了成功的傳達。可說是在藝術性、故事性及行銷面都相當出色的作品。
客家人的情感表達一向婉轉,像是客語中的
「謝謝」是以「恁仔細」(稱讚對方很細心)或較古典、文言的「承蒙」來表達,「再見」則是請人「正來尞」(再來玩),而這部《延續自己的聲音》(影片網址:w w w.y o u t u b e.c o m/watch?v=y0SD2soKZ8Q)
也是如此。另外還有三部系列作品,讀者不妨上網找來看看。